確切的說是一個豎起來的長方形石塊。
張偉立刻發動透視,那塊石頭立刻在他眼里變得透明了起來。
很意外,這塊石頭竟然只有不到二十厘米厚,他的視線很快穿透了“石頭”,看到了后面的情況。
看清之后,張偉直接被眼前的景象震的一哆嗦。
他這才發現這并不是所謂的“石頭”,而是一把石頭雕刻成的椅子。
椅子上坐躺著的,是一具枯骨。
張偉瞬間就明白了張本興要大費周章在山里挖這個房間的目的。
這間廟,既是他的得意作品,同時也是他的墓地。
他就這樣躺在山體中心的椅子上,陪著他的廟,度過了上千年的歲月。
難道這就是一個雕刻師的堅守嗎?
他是真的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雕刻,卻沒人知道他。
想到這張偉頓時肅然起敬。
取下身上所有的工具,正了正衣服,用手指理了理頭發,然后用衣裳擦了擦臉。
鄭重的向椅子方向走去。
這把椅子是背對著入口方向的,張偉想要去正面給這位前輩,這名雕刻師磕個頭。
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徹底折服了張偉。
而且作為要繼承前輩遺產的后輩,他也應該給他磕頭。
張偉從椅子一側繞過去,站在了石壁前,面對著這具枯骨。
其實張本興選擇面對墻壁“坐著”,這有些奇怪。
面壁在古人看來,是一種處罰,那些犯了錯的人才會被罰面壁思過。
張本興為什么要這樣做,讓人想不通。
但現在不是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因為眼前出現了讓他更想不通的一幕。
雖然已經過去了上千年,但張本興的尸骨并沒有散落到椅子上,反而是絕大多數還好好的在傾斜的椅背上。
這讓張偉很是驚訝。
畢竟沒有了肉身的托舉,正常來說骨頭會隨著重力散落下來的。
這怎么可能?
隨著張偉的目光落到椅子上,他立刻就有了答案。
原來張本興活著的時候就在椅子上根據自己的體型,按照身體的輪廓雕刻出了一個人形下凹。
同時下凹里面還根據人體的骨頭形狀以及位置雕刻出了更深的下凹。
這就保證了他即便是坐在這把椅子上去世了,身體也不會亂歪。
而且肉身腐爛后,骨頭也會自然的落到對應的凹槽里,形成還好好坐著的錯覺。
想到這張偉身心俱震。
這份心思,用巧奪天工四個字來形容也不為過。
這么想著張偉鄭重的跪下,誠心誠意的給他磕了三個頭。
不僅因為他是先輩,更是因為他是一位堪稱偉大的雕刻家。
磕完頭,張偉在張本興尸骨前站了好一會。
這讓張偉生出一種浪漫的感覺。
他的肉身雖然已經腐朽了,但骨頭卻像是雕像一樣,跨越千年。
和下面廟里的神將雕像一樣,都依然矗立著。
只是,古人都講究入土為安。
張本興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難道是還有遺愿?
好一會之后張偉才壓下心頭的震撼,重新戴上了氧氣面罩看向了一邊的一個石碑。
他剛進來的時候就發現這個碑了,但這畢竟是人家的東西。
自己不去磕三個頭就亂看主人家的東西,顯得很不禮貌。
石碑上仍然是繁體,張偉不得不再次拿出手機翻譯了起來。
這個房間里仍然沒有發現什么寶貝,如果自己這位祖宗真的留下了寶貝。
那線索大概率應該就在這個碑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