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向這些東西大概掃視了一眼,里面有上面都是小字的石板,還有各種工具。
以及在一腳碼的整整齊齊的銀錠,另外還有一些鍋碗瓢盆之類的生活用品。
還有一堆骨頭,估計是老祖宗收回來的馬骨頭。
大致掃了一眼后張偉不再細看,而是直接上手準備打開暗格。
這個浮雕跟通道門口的浮雕窗戶差不多,但因為這里要堵的飄窗是平面的。
所以老祖宗把石壁上的口切的是斜向下的。
這樣等放上堵門的浮雕石頭窗戶之后,它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緊緊的卡在上面,不用怕倒下去。
收回透視視線,張偉手扣在了浮雕窗戶
伴隨著類似金石相交的摩擦聲,很快這塊石頭就被推上去了。
張偉早就準備好了,用手扣著浮雕的上沿,讓石頭平穩的落到了里面小空間的臺子上。
張偉隨后小心的放倒這塊厚厚的石板,然后把他拖了出來,小心放到腳邊。
伴隨著一股沉悶的空氣涌來,在密室的密室里,老祖宗在密室里存放了一千年的遺物,終于再次面世了。
就是這堆不起眼的,看起來像是破爛一樣的東西,即將帶給張偉不可估量的財富。
但現在還不是激動的時候,他最好在天亮之前離開這兒。
要不然外面還放著梯子呢,白天人一來他就要暴露了。
想到這張偉立刻戴上了氧氣面罩和防汗手套,直接鉆進了飄窗大小的密室里。
他把包里裝著的風扇和氧氣罐全取了出來,然后小心先把最寶貴的石板往里面裝。
但在裝進去之前,張偉都會先用干凈的衛生紙小心擦去上面的灰塵。
然后用手機給石板拍一個清晰的照片。
這些石板估計就是老祖宗記錄家族雕刻秘法還有發現的各種礦產的位置。
畢竟紙張放久了會碳化碎掉,老祖宗考慮問題這么周到,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不可能用書之類的東西記錄那些信息。
既然不能用書,那遍地都是的玄武巖,就是記錄信息的最好載體。
一千年了,除了落了點灰,沒別的任何損傷。
拍照的時候張偉快速地用眼掃了一下內容,確實就跟自己猜測的一樣。
這塊石板上記錄著雕刻的方法。
既然如此,其實把石板拍下來之后,基本上這塊石板的價值就已經消失了。
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古董,張偉都不準備搬出去了。
老祖宗在外面的石碑上的遺囑里寫的很清楚了。
凡是愿意磕頭幫他完成遺愿,且改姓成張把自己視為張本興子孫的,那就是他的子孫和傳人。
他的所有東西都是留給他子孫的。
任何人都應該遵守死者遺囑。
也就是說張偉現在就是張本興真正的子孫,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他的遺產。
他有權利也有義務帶走這些東西并好好的保存起來。
張偉看了一下石板一共二十幾塊,他每一塊都拍了照,之后才開始統一往包里裝。
這個大登山包,一次最多裝六塊。
裝好之后張偉小心的背上包,向外通道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