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首先帶上新的防汗手套,隨后拿起了錘子鑿子斧頭還有其他不知名的鐵器。
這些東西應該全都是做石雕用的工具。
雖然已經過了這么多年,但這些鐵器并沒有想象中腐蝕的那么嚴重。
感覺跟小時候在院子里放個幾個月后,剛生銹不久的鋤頭差不多。
這有點奇怪。
按理說,古代又沒有不銹鋼,怎么可能一千年了還沒銹穿?
難道這些鐵器用的鐵跟一般的不一樣?
張偉這么想著視線又看向了那堆雜物上面。
這些應該都是老祖宗平常生活用的家具和鍋碗瓢盆。
有石頭做的,還有黏土燒的,還有鐵的。
從瓷器碗筷到鍋盆,再從石頭椅子到陶土花瓶,一應俱全。
按理說這些東西在當時來說就不是值錢的東西,不應該放進密室的。
不過張偉很快就想通了老祖宗的用意。
估計他放的時候就想到了這個地方不一定啥時候才能被后人發現。
說不定自己當時隨手拿來用的東西都能成為以后的古董了,也算是給子孫又留了一種遺產。
要知道炎宋雖然是古代,但他們前人傳下來的東西對他們來說也是古董。
也是非常值錢的。
果然,老祖宗還是太全面了,這方面都想到了。
張偉估計,這些當時不值啥錢的東西,他要真送到拍賣行。
這些東西的價值估計沒有上億也得有個幾千萬了。
畢竟已經一千年了,而且不少制作的還算比較精美,保存的也完好。
標準的好古董。
這些古董后面,就是那些刻著字的石板了。
張偉已經提前按照大小的不同把這些石板分成了兩部分。
張偉隨手從比較多的那部分上面拿了一塊石板,很快就發現這塊是講述張氏雕刻法的。
張偉一塊塊石板的大概看了看。
里面除了有很多他現在還看不懂的雕刻技法,還有不少關于冶煉、采礦、著色、美術和做其他東西的詳細記載。
看到這個張偉恍然大悟。
怪不得張本興作為一名石匠,還能發現這么多的礦,甚至還能用銀礦里的礦石煉成銀錠。
還自己做了瓷碗瓷瓶以及陶土類的東西。
看來自己是把張氏一族的雕刻秘法給想簡單了。
從廟里的石雕呈現來看,這套雕刻法不僅把石雕這個主項做到了匪夷所思的高度。
他們還自己制作雕刻用具,而且還根據這個延伸到了礦石的冶煉以及發掘上面。
往上的話,又從石雕延伸到泥塑雕像,又從泥塑延伸到了瓷器和陶具的制作。
畢竟瓷器和陶具也是用特殊的泥土燒成的。
看到這里張偉這才想通,臨安張氏作為一名匠人家族為什么會這么富。
按理說石雕一般只是給廟之類的立相才會用到,單價高但需求量沒那么大,不應該能賺這么多錢。
現在他可算是明白了。
張氏家族大概率只是以石雕傳承為主,其實還做的有鐵器冶煉和售賣、瓷器和陶器的制作售賣。
甚至說不定還跟自己一樣開設的有礦場。
要知道炎宋可是經濟高度發達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