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以僅有的四個團兵力,面對二十余萬人侵華鬼子,要想方設法,和小鬼子周旋八天。
相助大部隊撤離,還要確保大部隊在撤離期間,不會遭受到小鬼子猛烈炮火襲擊,不會遭受到小鬼子的窮追猛打。
第二,最大限度地保護平津兩地的無辜百姓,避免這兩座千年古城被敵人焚毀,也要防止小鬼子對平津兩地的百姓進行血腥屠殺。
人數上的差距,無法消除。
打不能打,還不能投降叛國,張將軍只能忍辱負重,咬緊牙關,假裝和小鬼子親善。
借此來暫時拖住小鬼子的南下步伐。
同時。
他還在平津兩地下令,開倉放糧,救護被小鬼子圍城后,難以生活的普通百姓。
直到八天后,第二十九大部隊已經安全撤出小鬼子的封鎖追捕,張將軍才喬裝打扮,身著孝服,幾經輾轉,離開華北。
重返金陵。
可也因為這件事,不知曉其中詳情的民國百姓,大報、小報,在一些有心之人的鼓動下,誤解了張將軍。
聲稱其是華北地區第一大漢奸。
一時間,不管是國府內部,亦或者還是民間、文學界,都對他口誅筆伐。
極盡咒罵。
而張將軍卻從未出口辯解過一次。
直到一九三七年末,滬上、金陵相繼失守,張將軍才重新被啟用,擔任第五十九軍軍長一職。
前往徐州,正面戰場的最前線。
臨別之際,張將軍特意折返回到魯省,和家中老母告別。
他對母親說:”媽,沒有一個軍人不希望能活著回來孝敬雙親的,但是您兒子不一樣,我只有以死報國來證明我不是個漢奸。如果兒沒有回來,今日就算訣別,請母親大人務必原諒兒子的不孝。”
話落,跪地磕頭,毅然決然地轉身離去。
不久后,徐州會戰爆發,張將軍率領他所率的第五十九軍,火速馳援前線,在魯省臨城,重創小鬼子板垣師團。
為后來的臺兒莊大捷,打下了堅實基礎。
隨后,張將軍又抱著“只求一死,洗刷清白”的信念,轉戰隨棗、再戰棗宜。
至一九四零年,國府針對小鬼子發動百師大戰、冬季攻勢時,張將軍已經累功晉升為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指揮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一九四零年五月,他親自率領兩千多人東渡襄河(漢水),成功將正準備封鎖長江地域的小鬼子第十三師攔腰截斷。
幫助第五戰區穩定勝局。
可張將軍,也在這場戰斗中,陷身到了小鬼子的包圍圈當中,面對數倍于己方的小鬼子,他率部發起了十多次沖鋒,依舊還是無法破出重圍。
雙方激戰十余日,在得不到糧食、武器彈藥的補給后,張將軍只能率領殘部撤往南瓜山。
也就是,葉少鴻收到電文訊息的時候。
后面發生的事情,其實葉少鴻也是知道的。
在身陷重圍以后,張將軍身邊的殘部,已經只剩下了數百人。
而這些人,都是身負重傷。
最后時刻,張將軍還是帶著殘部,向包圍他的小鬼子,發起了亡命沖鋒,并最終死在了沖鋒道路上。
他身死的時候,雙眼還是睜著的,目光凌厲,惡狠狠地看著前方。
嚇得小鬼子畏懼不敢向前。
他的英勇,他的愛國情懷,讓小鬼子那些畜生,都忍不住的心生敬佩,在他的面前,集體脫帽敬禮。
小鬼子的帶隊軍官,更是直接跪在了地上。
而張將軍,也是二戰期間,反法西斯同盟陣營中,東西半球,犧牲的最高軍銜官員。
是為我華夏一代英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