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與陳昭約定好的,若是安國君并不阻撓他自己的選擇,那么便如此說;若是安國君阻撓,便派遣人出來說:“陳昭公子昨日病倒,如今病去如抽絲,不能見您了。”
如今既然是陳昭自己出來,更是說了當初約定好的暗語,看來是安國君并沒阻止?
他并不理解這是為什么,但這對于他來說明顯是一件好事。
然而陳昭的下一句話則是讓他有些迷茫了。
因為陳昭開口道:“在公子功成之前,我不會暴露陳氏第三代的身份,從今天開始,陳氏的第三代嫡長子陳昭便會重病臥床,幾乎不能言。”
陳昭的神色坦然:“一切正如方才大父說的那樣,陳氏并不會站在任何一位公子的那邊。”
“陳昭也代表不了陳氏。”
“陳昭只能夠代表陳昭。”
他看著嬴稷說道:“若公子介意這一點,真正需要的不是陳昭,而是陳氏的話,那么陳昭也可今日退去。”
陳昭平和的看著嬴稷。
君王在選擇自己的臣子,臣子也同時在選擇自己的君王。
這個時代的“士”還是很有骨氣的,若是自己看不上的君王,哪怕是禮賢下士求到自己的門口,他也絕對不會出手幫助的。
哪怕是死,也同樣不會。
陳昭說出的雖然是實情,但他卻是在用這個事情考驗嬴稷,若是嬴稷的表現讓他失望了,他也絕對不會繼續堅持自己的想法,即便他的祖父說了嬴稷是下一任秦王。
當然了,陳昭不幫助嬴稷,不代表陳氏的其他人不會。
陳氏不止他一個人,陳氏的第三代也不只是他一個人。
這便是世家能夠傳承許久的原因,因為世家有很多的容錯率,甚至可以押注不少人。
比如諸葛家族。
諸葛三兄弟分別在魏蜀吳三家都押了注,只要有任何一個贏了,那么最后諸葛家都會繼續輝煌下去。
歷代的世家都是這樣做的。
比如后來有名的王家、有名的謝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那個“王謝”。
他們就極其擅長下注這件事情。
嬴稷沒有絲毫猶豫,只是看著站在那里的陳昭:“我所想要的,乃是我的故交、知己,陳昭。”
“是你。”
“不是陳氏第三代的嫡長子陳昭。”
他的聲音堅定,眉宇中沒有一絲一毫的退卻,他上前一步,握住了陳昭的手:“他日之我,我不敢保證。”
“但今日之我,絕不辜負今日之昭兄!”
陳昭看著站在那里,面上還帶著幾分稚童氣的嬴稷,臉頰上帶著些許笑意。
他同樣開口,但說的話卻比嬴稷更加果斷和堅決。
“君不負昭,昭不負君!此誓天地可鑒!日月同聞!”
年少時候的友誼便在這個時候結下了,天地可鑒的誓言傳遍兩個少年的心間。
一直在暗中聽著的陳野臉上帶著些許的柔和,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師與孝公,秦孝公即便是離開了,也沒有忘記當年的“青山松柏”之情誼,自己的老師更是孝公離去之后,便一直想要追隨而去。
陳氏的第三代能夠有這樣子的君臣之情誼么?
他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