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上,對于這一場戰爭,后世的評價也十分簡單,只有“天命之戰”四個字的評語,但關于這場戰爭的記載卻一點都不少。
歷朝歷代的君王在看秦書的時候,都會對這一場戰爭進行評價,在所有人的眼中,這場戰爭都可以說是無可置疑的“標準”之戰。
也是教科書般的戰斗。
華夏戰爭史中,專門為這一場戰爭書寫了近乎三十多頁的篇章,要知道戰爭史這本書一共才五百多頁,其中記載的也只有諸多出名的戰役。
由此可見這場戰役的影響了。
“秦楚之戰是秦國一統天下的道路上最后的一個關卡,相較于以往的戰役,戰無不勝的秦軍士卒在這一次則是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
“其中地理和氣候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楚國地域多江水,四楚的士兵們都擅長水戰,而秦國的士兵則都是北方人并不是非常熟悉水性,并且一部分的士兵還暈船。”
“這或許是北方士兵們的同性。”
“而在戰爭真正開始的時候,雙方都有些懵了。”
“楚國士兵覺著秦國的士卒們沒有他們想的那么強大,而秦國士卒也發現了,楚國的士卒比以往所遇到的幾國士卒都要強大。”
“或許是因為地利的緣故,秦國士卒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勢如破竹一樣的將四楚滅掉。”
“而當時統帥這一支軍隊的則是武安君陳贊,陳贊在發現了士卒們的不適應之后,即刻便調整了戰略,他們由“快攻”轉變為了“慢攻”。”
“而后來的武成候王翦、武安侯李牧、武信候李信、武孟候蒙鶩也都跟著陳贊調整了對敵策略,所以秦楚之戰經歷的時間是最長的。”
“從秦王政五年末一直打到了秦王政十年初,足足歷經了近五年的時間。”
“這場戰役的勝利標志著秦國正式將天下一統,也意味著諸華諸夏地區正式進入到了一個和平統一的環境中。”
“這是自八百年前邦周建立后,這片土地第一次進入到了一個統一而又和平的環境,這是令人激動的,也是在歷史中終將留下姓名的一場戰爭和一個歷史事件。”
“自此,華夏這個名字便被廣為流傳了。”
“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霸道的國家、一個真正的封建大一統王朝、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統一的封建的國家,終于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出來了屬于他的光芒。”
“秦楚之戰的意義,較之其他幾場戰役來講,是最宏大的。”
“因為它標志著,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秦朝的建立。”——《華夏戰爭史·秦楚之戰》。
而相較于戰爭史中關于這一場戰役的記錄,另外一個看似毫不相關的類別卻記錄了更多關于這場戰役表面下的浪潮。
比如《古華夏神話發展史》。
可能有些人會疑惑,為何秦楚之戰會有一部分記錄在《古華夏神話發展史》中?
因為楚國的神靈體系與中原地區是不同的
“在秦國發動了對楚國戰爭的時候,秦國應該預料不到,在這一場戰爭中他們所經歷的、所遭受的不僅僅是關于“凡人”層面的事情。”
“他們遭遇的更多的是關于“巫”與“神靈”的祭祀。”
“是的,楚國的神話體系在這個時期是野蠻而又傳統封建血腥的,在這個時期,秦國以及中原地區早已經是廢除了關于人殉的制度,哪怕是祭天用的也不過是三牲而已。”
“可楚國使用的,依舊是人。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