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九年,武安候李牧克東楚,伐項氏,陣斬項燕于軍前,后大破項梁,伐之,斬敵數萬,大破敵軍。
秦王政十年,伐楚之戰乃成。
這便是歷史中關于這至關重要的一戰所有的記載了。
而在四楚被秦國覆滅之后,正好是秦王政十年,也正好是秦楚之間盟約結束的那一日,楚王在宮中得到捷報的時候也十分震驚。
他當然記得今夕何年,所以楚王便覺著這是上天的指引,也是天命所在。
于是,他十分果斷的上交了國書,表明自己愿意自降爵位為伯,與韓伯趙伯等人一樣,愿意一直待在咸陽城中不再外出。
同時,愿意舉薦朝中的賢臣。
當然了,楚國此時朝中的賢臣并不多了,畢竟很多要么跟著四楚走了,要么是自立為四楚之一了,要么便是被殺光了。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0年),秦國統一了諸華諸夏。
這比原本的歷史中秦國的一統提前了十一年,而也正是在原本的歷史中的秦王政十年,秦國才開始攻伐其余六國,并掀起了“伐國之戰”。
而這一個歷史卻并沒有被“歷史”修正,或許是因為在歷史長河中,短暫的十一年并不能夠影響什么的緣故。
總而言之,自孝公起,歷經孝公二十三年的光陰、惠文王二十六年的光陰、昭襄王五十五年的光陰、孝文王五年、莊襄王五年,秦王嬴政十年的光陰,共計耗時六代秦王、一百二十四年的時間,這片大地終于再次統一了。
這個新生的帝國佇立在咸陽城中,他的光輝如同是太陽一樣照耀天地。
沒有人能夠否認,這是一座雄偉而又強悍的帝國。
而這座帝國的主人則是高坐在大殿之上,以萬王之王的姿態俯視著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
那象征著秦之天命的玄鳥在空中低聲的啼叫聲,象征著新時代的來臨。
無數的人們匍匐在這座帝國的腳下,看著這座帝國的崛起。
秦!
秦!
赳赳老秦!
此時此刻,此時此景,正如那首詩所寫的一樣。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
“秦王政十年,諸將而歸,秦之一統,九鼎所成,天命而歸。——《秦書·始皇帝本紀》”
【本卷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