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居想到那些黔首見到他后麻木的跪下、之后麻木的繼續種植,好像他們的身邊有一根根看不見的“線”,若是觸及到了就會結束他們的生命一樣。
他想不到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秦律是很嚴格,但并不至于嚴格到這種程度。
所以他懷揣著一顆好奇的心,問了周圍的村民們,雖然大部分的黔首們不敢跟他說什么秦律的缺點,但是卻有幾個孩童在不經意之間說出來了一些事情。
而陳居當即寫了一封密信給了遠在咸陽城中的始皇帝,始皇帝也如同他所請求的一樣,讓他暫時能夠調動本區域的黑冰臺之人調查這一切的事情。
最后的結果很簡單,也很復雜。
在咸陽城中的“秦律”當然是不至于這樣的,但是在這里的“秦律”就很至于了。
或許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咸陽城中央朝堂諸公們研究出來的秦律很完善,較之秦國之前的秦律也更加的親和,但從咸陽城到地方后,變的稍微嚴格了一些。
因為對于那些地方的“郡守”或者“縣令”們來說,“寬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若是寬松了,他們便需要給這些所謂的“黔首”解釋很多,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并且非常不利于管轄。
所以,他們便“自作主張”的實行了更加嚴格的“秦律”。
在郡這一級的時候,改版的秦律或許還只是“稍微嚴格了一些”,這對于黔首們來說是可以接受的,并不會讓他們喪失“活性”,但是再往下
到了縣這個級別,縣令們為了應付郡守的任務,便會對所屬的黔首更加嚴格。
或許他們沒有膽子更改秦律,但是他們可以“傳言”。
雖然在這個有陳氏的大秦,那所謂“嚴苛”的秦律已經被改版了很多次,但是該來的終究還會來臨。
這便是郡縣制的弊端,也是土地太過于遼闊的弊端。
從古至今,沒有幾個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桃花源中
陳野就如同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一樣,坐在躺椅上慢悠悠的看著陳居的游歷。
事實上,陳居會走出官渡,然后游歷一般的看到這些事情,也是他的安排。
他晃悠著手中已經失去效果的【丙等下·當頭棒喝】道具臉上劃過些許笑意,他抬起頭看著天空輕聲一嘆。
難道只有命運會撥弄無形的手,在暗中更改這歷史的“車轍”么?
他陳氏也會。
歷史的命運慢慢的修改了陳氏之前的改變,他用的是一種很巧妙的,甚至是原本歷史中出現過的“手段。”
在原本的歷史中,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被記載為“遇雨延誤要被斬首”,這是直接原因,甚至是被寫在歷史書中的原因,而等到若干年后,始皇帝都被掛在青史中批判了一年又一年之后,睡虎地秦墓竹簡這個重要的“證物”出爐了。
其上寫明了,若是有原因的延誤只會被“罰金”而已,并不會被殺頭。
陳勝吳廣是否知道這一點,如今并未可知,畢竟沒有人能從地下將這兩位拽出來考證一番,但當時跟隨他們一起“謀逆”的黔首一定是不知道的。
因為他們并不會得到什么好處,所以他們冒著殺頭的風向去謀逆只能是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他們覺著自己就算是不謀逆也一定會死。
既然如此,左右都是死,為何不真的謀逆一把,或許還有一條生路。
這便是“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