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做“陳氏”。
一個龐大的、幾乎無人可以抵御的家族。
這個家族的觸角幾乎觸碰到了秦國的每一個角落,他們的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于是,人們臣服于陳氏的威嚴之下,并且保持“平靜”。
章臺宮
燈火通明的章臺宮再一次迎來了這個帝國掌權者的病重,甚至是即將崩殂。
天空中落下些許秋雨,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天地之間似乎都因為些許的寒意而變得冰冷了。
扶蘇躺在病榻上,神色十分平靜。
對于他來說,他已經沒有什么遺憾了,畢竟這三年的時間他已經將自己要做的事情全部做完,并且為他的兒子打下了進一步發展的根基。
只要,只要大秦的下一位繼任者不出現任何的錯漏之處,那么秦國便可以完成從他父親那個年代開始就在籌謀的事情。
大秦可以萬世永昌了。
陳居、贏文、李斯等眾多朝臣站在原地,在扶蘇掌權的這幾年里,朝中的大臣并沒有太多的變化,一些當年始皇帝時期在位的臣子此時依舊健在。
唯有李牧在去歲的時候逝去。
李牧的逝去意味著大秦中能夠威名遠揚的武將再次減少了一位,也意味著與扶蘇走的很近的武將“蒙恬”成功的走到了太尉的位置上,掌控了武將的權利。
這對于扶蘇來說,對于贏文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王翦的兒子王賁繼承了他的爵位,但自降一等,為徹候,封“通武侯”,拜上卿之位,此時也在這里。
扶蘇嘆了口氣,他知道如今的他全靠著山參的藥力吊著一口氣。
“我逝去之后,文兒還未曾加冠,以右相陳居輔國。”
他握著陳居的手,臉上帶著期盼之色,在這一座宮殿中,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次了。
“先生,請先生效昔日安國王舊事!”
陳居的神色恍惚,而在桃花源中看著這一幕的陳野也同樣是神色恍惚無比。
這句話,昔日在大殿中響徹云霄,而今日再次響起。
請君效昔日安國君舊事!
陳居眼角不由得劃過一滴淚水,而后聲音略微有些哽咽的說道:“陛下放心,老臣定然不負先生所托!”
扶蘇這才放下心來。
對于陳氏來說,沒有什么比諾言更能夠讓人相信的了,這便是陳氏歷年以來所積累的“政治信譽度”的功勞了。
他的眉宇中帶著些許的平和,整個人看起來都充斥著即將離去的安詳。
扶蘇好似從虛空中看到了那一抹影子。
這些年來所經歷的一切似乎如同走馬燈一樣照亮著前行的一切。
“天下安定唯我所愿啊。”
扶蘇的聲音中帶著感慨和些許的莫名之色,他的聲音停頓后,再次響起:“父皇”
這句話未曾說完,他的聲音便斷了。
二世皇帝扶蘇,病逝于昭元七年的這個秋天,一個連綿不斷的大雨天,一個象征著陰郁的天氣。
昭元七年,冬。
秦國經歷了短暫的悲痛后,再次啟程。
這輛馬車在緩緩落下的大雪中,沿著歷史的軌跡繼續往前。
而這一年,為公元前207年。
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一年是二世三年,在這一年的七月,劉邦帶領的起義軍攻下武關。趙高與其婿咸陽令閻樂合謀,詐詔發兵包圍望夷宮,胡亥被迫自殺。
也正是在這一年里,秦國覆滅了。
而如今的歷史中,秦國這輛看似輝煌的戰車依舊在緩慢的行駛,并且將韁繩交到了第三代掌權者的手中。
其名:文。
公元前206年,三世皇帝登基掌權,改元為“武和”,是為武和元年。
武和元年,三世皇帝贏文登基,尊先皇二世皇帝的遺詔,以右相陳居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