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等人陷入了沉默當中,誰能夠擊垮陳氏?
知道這個答案的人還沒有出生,因為能夠擊垮陳氏的人也同樣沒有出生。
項梁皺著眉看向方宇:“先生,那我們應當如何?”
方宇微微一笑:“你們認為天下間沒有人能擊垮陳氏是么?”
他臉上的笑容讓人看著便覺著畏懼,項梁的眼睛卻猛的一亮,他看向方宇:“難道先生有什么妙計?”
“您知道誰能夠擊垮陳氏是么?”
方宇聞言只是微微一笑:“自然。”
“陳氏并不是無懈可擊,并不是天下無敵啊!”
“那個人快要出現了。”
昭元五年,這是贏文成為太子的第一年,但是他的年紀放在這里,尚且還沒有真正的上手家國大事的政務,畢竟就算是想要為贏文鋪路,扶蘇也是知道什么叫做“循序漸進”的。
畢竟若是一個不小心,那就不是“鋪路”,而是提前把路掀翻了。
贏文天生聰慧,白日里跟在陳居的身邊看陳居處理政務,晚上則是回到宮中,扶蘇親自指點。
兩相之下,贏文倒是飛速的進步。
這對于秦國來說,對于贏文來說,甚至對于扶蘇和陳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而朝廷的官員們也逐漸的習慣了這位太子的存在,并且也習慣了回復他們的奏疏上面時不時會出現些稚嫩的字跡。
太子當政。
所有人的腦海中第一時間都浮現出來了這樣的文字,他們心中清晰的認識到了,這是皇帝在為太子鋪路。
可是為什么?
目前為止,皇帝不還在春秋鼎盛的年紀么?
怎么這個時候就開始給太子鋪路了,并且還有點急不可耐的樣子?
沒有人是笨人。
一部分聰慧的朝臣已經將皇后暴斃、陳居入宮、扶蘇立太子且為其鋪路這幾件事情中明白了一些什么,將這些事情串聯起來的人都有些下意識的害怕,不敢繼續去想。
這其中所蘊藏著的皇家密事,大概不是他們能夠參與進來的。
其中明白最多的一個人,叫做李斯。
大秦左相,李斯。
李斯在晚上想明白這個事情之后,立刻就一改之前不怎么配合的態度,開始非常積極的配合起來太子的相關事情。
就像是對待皇帝一樣用心。
在這樣的環境下,昭元五年就匆匆的過去了,一眨眼,來到了昭元六年。
這一年中,朝臣們都已經看出來了扶蘇的身體正在逐漸的變差,甚至開始不斷的咳嗽、罷朝,處理的政務奏疏中,那依舊略微有些稚嫩的字跡越來越多。
人們逐漸的意識到,這位登基方才五年的皇帝只怕是真的撐不住了。
于是,有些投機者開始提前站立在贏文的身側。
雖然下一任皇帝如今尚且年幼,但是處理政務方面已然沒有什么問題,更何況這不是還有陳氏在么?
難道陳氏輔政的年間還少了?
往前數一兩代人,在秦國尚未曾一統的時候,秦王年幼而令陳氏中人監國的事情還少?
所以沒有人在意這個事情。
因為他們認為,政權的交接一定會穩步進行,并且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
這是陳氏的信譽,也是陳氏的強大勢力所彰顯的。
昭元七年,秋。
扶蘇病倒了。
當皇帝病倒的時候,臣子們應當是要擔心的,應當是要憂慮的,至少應當是要準備干一些什么事情的。
但這些在昭元七年的這個秋天統統沒有出現。
天下風平浪靜。
因為有一個龐然大物坐立在這天下人的頭頂,讓那些想要趁機渾水摸魚的人害怕畏懼甚至不敢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