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多少認識的選手,或者來自同一個地方的選手相互聯系,然后商量著一起組隊打怪晉級的?
每個城市的選手出發前,都組織開了一次會議,而當地領導都一再叮囑他們一定要擰成一股繩,爭取為自己所在的城市爭光,盡最大努力讓自己所在城市的中醫排名靠前。
現在好了,全部打亂了,跟陌生人組成一隊,抱團取暖已經不可能,只能每個人都拼盡全力,力爭在自己的團隊里排名前十,晉級下一輪比賽。
石月清倆兄弟倒沒覺得有啥,畢竟他們才倆人,雖然早上進來前,葉軒銘和黃朝陽來找了他們,說希望他們倆能加入他們的隊伍里去?
他們倆沒意見,反正《種藥吧》跟葉軒銘等人關系也挺好的,能在一個團隊里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熟人嘛,有個幫襯也好啊,最主要也不好意思拒絕,畢竟大師姐還是嵇真的學生呢?
現在好,不用考慮面子的問題了,直接抽簽,各自努力,反倒是沒有任何壓力了。
十五個組,帶進來十五個病患,每個組負責一名病患,然后每個組的二十名參賽選手分別給病患看診,然后各自寫下這名病患的病歷以及治療方案。
端木笙作為主持人,秦苒作為特邀考官,倆人雖然都在臺上,但也沒有進行什么交流,只是簡單的打了下招呼而已。
秦苒和另外12名考官看著各組的表現,臨時組在一起的團隊,他們大多以自我為中心,挨個給病患把脈問診。
但也有些團隊不同,比如石月清的團隊,在病患到來前,石月清就率先跟自己團隊的人說,為了節約時間,建議四人為一個小組,這樣分成五個小組,按小組制給病患把脈問診,這樣不僅快速,同時也能取長補短。
采取這樣方法的不止石月清這個團隊,同時石月新,惠元成,葉軒銘和黃朝陽所在的團隊也都采取了兩個人以上的小組隊方式。
而另外一些團隊,都是各自為陣,每個人給病患看診幾分鐘這種方式,每個人都生怕不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
為了給所有選手足夠的時間,第一輪晉級賽給了三個小時,也就是平均每個人選手有9分鐘的看診時間。
而這15名病患,考官們之前也都不曾接觸過,所以兩個小時結束后,考官們則要交叉對這十五名病患分別看診,然后寫出自己的診斷結果和藥方。
秦苒和另外兩名特邀主考官,他們三人不參與到給這些病患看診中,他們的任務是有爭議的情況下才親自給病患把脈看診,然后再來做評判的。
另外兩名特邀主考官,一名是來自南方的中醫世家,同時也是南城中醫學院的院長南城陽。另外一名來自北城中醫院的中醫專家艾明舒,是北城有名的老中醫,據說他的名氣僅次于葉長寧。
但艾明舒這人不喜歡仕途,就喜歡給人看病,所以他一直在北城中醫院上班,雖然已經是專家級別,但他卻拒絕當中醫院的院長,說沒有管理的能力,只有給人治病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