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五十來歲的摩的司機載客回來后,見程才一直沒走,于是在耐心的聽完他的講述后告訴他。
“我們真的不會去記栽的客人是男是女,你也看到了,來一個客人談好價騎車就走,當天的都記不住,更何況一個月前的事情了?”
“你這樣是很難找到那個摩的司機的,因為我們載客的地點也不固定,今天在這里,明天可能去哪里,今天有事不來,明天可能找到工作了,亦或者別的事情要忙,也不會來。”
“而且,我們這是有人專門跑摩的,但晚上也有很多兼職的,有些白天上班的,晚上不加班也會來跑摩的,畢竟這個投資成本小,收現金,閑著無事都可以跑一跑的。”
程才抿了下唇:“你說的我都知道,但我除了來這里找,也沒別的辦法?阿叔,你們有群沒有,能不能拉我進群,我去群里問問看?”
“這個倒是可以。”
阿叔覺得程才也挺實在人,于是拿起手機和程才加了微信,然后把程才拉進了他所在的摩的群。
“其實呢,我們平日里很少交流的,因為大家在這里也算是競爭關系,雖然說跑一趟摩的也就幾塊錢,但我們賺的就是這么點錢啊?”
阿叔對程才說:“我們的摩的群里,更多的是為了通報什么地方在查車,因為我們跑摩的的車要稍微大一些,有些是改裝過的,不附和上路規則啥的......”
總之,摩的不是那么好跑的,這行看上去貌似投資不大,但其實風險也不小,賺幾個錢不容易呢?
程才表示理解,然后在阿叔拉進的摩的群里,發了打聽8月3號那天晚上八點左右有沒有路過兩公里外那個公園旁邊小道的?
群里沒有人回答,估摸著都是沒有路過,而且程才特地強調了是栽著一名女客路過那里,就更加沒人理會了。
一個小時后,群里有人說了句:“8月3號晚上八點,我在地鐵站那邊等客,當時有個女客出來,我沒搶到,是另外一個司機搶到了,他比我便宜了兩塊錢,那女的為了省兩塊錢選擇了他的破摩的,我這可是新車啊?”
“我能記得那么清楚,主要當時那女人都一腳跨上我電瓶車后座了,那人不講規矩,非要對那女人說他8塊,明明我跟女人談好10塊錢的。”
程才趕緊問:“那你認識那個摩的司機嗎?”
“我哪里認識?”
這名司機在群里吐槽著;“那種破壞規矩的人,誰愿意跟他打交道呢?”
程才又追問;“那你后來有見過他嗎?”
這名司機等了近半個小時才回復:“見過一次還是兩次?好像都是周六或者周天,平日里沒看到過他吧?”
這名摩的司機說完,又在群里說了句;“就是那個有些胖的,四十歲左右的,左邊嘴角有一顆的,你們誰見過他,知道他是哪里的?”
這人說得具體,于是就有人冒出來,說前兩天還見到過,也是在地鐵站搶客,因為他左邊嘴角那顆痣又大又黑,所以容易記住。
摩的司機在等客時不會戴安全帽,所以相互能看清楚長相,而他們騎車載客時都會戴上安全帽,有些還會戴上口罩或者防曬面罩,所以就看不起模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