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要是面對廣大消費者的產業,都多多少少應該利用一下心理學。”
林菲講完之后,裴映雪感激的看了她一眼:“謝謝菲姐的解釋,這些我以前確實沒想到過,你這么一說我思路清晰了很多。”
林菲笑著搖頭:“不用,我雖然研究過心理學,但畢竟不是專業的,你如果要實際應用的話,還得去請教專業人士。”
陳元生點點頭:“現在請也不晚,而且要跟專家合作、跟知名人士合作,哪怕他現在不出名,也要想辦法讓他出名,宣傳出去就是一句話‘我們是專業的、我們是認真的’,一個認真做事的企業,會受到消費者的尊重。”
“不光心理學,裝修設計、燈光運用這些方面,也要請高水平的專業人士來參與,國內國外的都可以,不斷的適應、調整和進化。”
說到這里,陳元生看了下手里的稿紙:“第二點,成就他人,也可以解釋為‘利他’。”
“如果一個企業賺了大錢,但卻只成就了老板一個人,這個企業大概率走不遠的。”
“利他的同時,就是在利己;就像我在成就你,你在成就別人,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既然是做服裝的,那千紙鶴現在有沒有推出自己的設計大師?”
裴映雪想了想,然后輕輕搖頭,深吸一口氣道:“內陸這邊,有兩個設計師水平和創意都是不錯的,但距離大師還有差距,而且他們都太年輕,只有二十四五歲。”
陳元生撇嘴笑了笑:"裴總裁,你對大師的定義是什么?"
“嗯~推出幾款經典的服裝,得到行業設計師的認同。”
裴映雪很直白的說道。
陳元生看了歐陽錦曦一眼,問道:“錦曦,你有什么看法?”
坐在沙發椅上,端著咖啡杯的歐陽錦曦一愣,在座的都知道她跟裴映雪視同水火,陳元生這樣問,目的大概就是讓想她提出相反的意見。
“不迷信權威。”
“我是欣賞不來某些時裝節上所謂的大師作品,我覺得我是一輩子也不會買那些衣服來穿的,確切的說白給都不要。”
裴映雪冷笑著白了歐陽錦曦一眼:“那你的酒店行業,推出自己的大師了嗎?”
看到兩人就要互嗆,陳元生擺擺手:“錦曦只是說了一個方向而已。服裝設計本就應該百花齊放,有人挖掘經典、有人把握潮流、有人探索未來。只是我們自己定義的大師是什么?”
“我覺得可以用銷量來判斷,當某款服裝達到一定銷量,設計這款服裝的設計師就可以定義為大師。”
裴映雪咬了咬唇:“本來我們是討論過爆款分成制度的。比如,某款服裝的銷量超過十萬,公司就把它定義為爆款,然后給設計團隊提成,超過10萬件之后的銷量,每件給這個團隊0.3元的提成;超過20萬件,每件0.6元提成,以此類推。”
“后來發現爭議很大,因為一款服裝從初步構想到最終定型往往不僅是團隊那幾個人的努力,比如設計主管提出意見改一下,設計總監再提出意見改一下;還有的服裝,是在其他款式基礎上改進過來的,可能就是在原基礎上改動了一下肩膀、改變了一下配色和圖案,它的銷量就暴增了。”
“這個時候,你很難定義其中哪個設計師發揮的作用更大。”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種情況下你把誰推上去,就是抹殺其他人的功勞,大家會有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