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最后這公司也終于在年底申請成功,拿到了專屬于“紅星服裝股份責任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
有了這個,公司也終于可以申請品牌商標了。
這期間金穗也沒閑著,自從前幾次的夏裝賣爆后,每一次的新品還沒開始做就有批發商下訂單,就連隔壁縣城的人都跑來這里進貨。
現在工廠的每批訂單量都是上千的數字,低于五百的品不做,每件新品也只做一批,最多兩批,不會多做。
因為衣服的火爆,市面上的仿品也是層出不窮。仿品價格低,怎么樣也影響了許多進貨正品的生意。
在品牌商標成功注冊之后,金穗開始研究衣服標簽,每一件衣服內側都要縫上帶有品牌商標圖案的標簽。
等紅星服裝的品牌口碑打出去,漸漸的就會有一批消費者認準紅星的衣服。
這一年廠子的生意如火如荼,年底金穗便拿到了第一筆高額分紅,兩萬塊錢。
雖然這個時候城里的“萬元戶”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是在長夏鎮,一年光是分紅能賺到兩萬已經是高收入人群了。
肖老板也替金穗開心,畢竟這一年廠里生意好全靠金穗帶頭設計出來的衣服賣得好。
“金穗啊,這下有錢可以在鎮上蓋房子咯。”肖老板知道她一直都是租房在鎮上工作。
金穗笑笑沒說話。
她不打算在鎮上蓋房子,就算買房也肯定是去市里買。
這筆錢金穗打算用來炒股。
1996年是國內a股的一大牛市,被后世稱作只要“順勢而為”就能賺錢的黃金時代。
這個時候沒有互聯網,普通股民看行情是要靠證券營業部的大屏幕或者報紙以及口口相傳來獲取信息。
金穗有著后世的記憶,清楚地知道哪幾支股票賺錢。
這是最快速積累財富的方式,當然金穗的本錢也就兩萬塊錢,就是賺也不會賺出個天價來。
只是省內唯一一家證券營業部在省城,得去省城。
...
金穗的打算沒和任何一個人說,也沒和父母說自己賺了兩萬塊。
她照常買好年貨,把房間打掃干凈后就騎車回家了。
年中的時候她花了一百七十塊錢買了一輛自行車,教會金葵和金薇騎自行車后,來往村鎮就方便多了。
自從向父的腿傷養好后,他又和向母回了羅池村繼續辛勤勞作的日子。
向母的身體在向父養病的這三四個月也漸漸有了一點起色,至少能夠在家做飯、打理打理菜園子了。
向父向母回家后,他們住的房間金穗也沒有退租,而是讓向恒山一人去那個房間睡覺。
他已經小學二年級了,到了該建立性別意識的時候。當初是家里沒條件,現在有條件了,當然不方便再和姐姐擠一張床了。
但回家過年向恒山依舊是和金穗一起睡,這沒辦法,家中就三間房間,擴建也不現實。
之前金穗工作忙,向父向母也很少給金穗找麻煩,平日里沒說到的話一股腦全在過年的時候說出來了。
無非就是催金穗成家。
“你現在工作也穩定了,是時候該成家了。”
村子里的人自從知道金穗會掙錢,向家的門檻都快被媒婆踩碎了,隔三差五向母就要接待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