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了……”隆圣帝轉身看去。
“見過韓公。”徐滄抱拳施禮。
韓忠看著廳內這頗為荒唐的景象,眼中閃過一絲無奈。這兩人恐怕到了徹底翻臉的邊緣,若不妥善處理,大周必將內戰。
思慮幾息,他朝皇帝抱拳行禮。“武政府收到最新軍報,老臣有所耽擱,方才遲來,陛下恕罪。”
有軍報入京?皇帝與徐滄對視一眼,兩人不再彼此較勁。“可是大梁送來?亦或是南安軍報?”
“回陛下,南帝集結大軍二十余萬兵出平京關,與歐陽正奇所部戰于垣穰。戰事膠著萬分,雙方各有所失。
本就久攻不下,又逢新糧未至,鎮南軍士氣有失,營中已有諸多流言。南帝借此調兵繞后,歐陽正奇不敵,于三江口大敗。
幸得孫國安率部馳援,若非如此,鎮南軍幾乎損失殆盡。”
“你說什么?”徐滄率先出聲。“歐陽正奇是人頭豬腦?南安主力幾乎全在大梁,他這是打得哪門子仗?”
“戰損呢?戰損幾何?”徐平心中亦是頗為震驚。南境若無建樹,蘇北石大軍將會傾巢而出。屆時,姜安民絕非敵手。一旦析津丟了,甘州全境淪陷……
韓忠擺了擺手,神色無比凝重。“若是軍報非虛,戰損約合四比一。”
“啪!!!”只聽一道聲響,紀隆圣抬掌便將案臺劈碎。“荒唐!!!!歐陽正奇是飯桶嗎?坐鎮南境數十年,他就是這樣領兵的?”
“折了多少人馬?”徐滄沉聲問道,心中怒火中燒。
“大約七萬……”
此話一出,殿內陷入一片死寂。
許久之后,寧毅率先開口。“鎮南軍有十五萬建制,除去留守錦寧的部卒,歐陽正奇折了七成兵馬?”
“正是如此。”韓忠長嘆一聲,瞳孔緩緩收緊。“陛下,老臣請旨增兵,或可讓戍邊司親赴南安。”
“不妥。”徐平當即打斷。“大都督,戍邊司已分兵四萬于大梁,倘若再行分兵,境內空虛,列國必會蠢蠢欲動。”
聞言,隆圣帝微微頷首。“徐平言之有理。文欽,東盧、北蠻不得不防,此時不可再做分兵。”
“陛下,倘若戰略有誤,晉陵有得而復失之險。老臣年邁,恐怕時日無多,不如讓老臣領兵三萬前去馳援。不求速勝,當可穩定戰局。”言罷,韓忠拱手施禮。
“不行。”隆圣帝再次搖頭。韓忠若是離開大周,戍邊司也就沒了震懾之力。不在兵將多寡,其根源還是看人。念及此處,他余光看了眼不遠處的徐滄。“朕會調徐州營分兵,你得留在京城坐鎮。”
見韓忠欲言又止,隆圣帝繼續說道:“即便歐陽正奇有失,南安境內還有孫國安和公孫禹,一切待到入冬再看。”言罷,他抬手一揮,語氣帶著幾分陰冷。“今日之事暫且不論,爾等先行回府,明日文德殿一聚。”
眾人面面相覷,隨后拱手施禮。
“既是如此,老臣告退。”布信余光看了徐滄一眼,緩步離開殿內。
“……”徐滄面色深沉,而后大步離去。“好大兒,走。”
片刻之后,殿內之人紛紛離去。
正當韓忠拜禮,皇帝卻是將之攔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