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威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其軍必然拼死抵抗。
陳州尚未穩定,我軍長途遠征,補給線依舊有千里之遙,若久攻不下,后方難以為繼。
且國內動蕩不安,一旦生變,后果不堪設想。倘若大梁真有亡國之險,大周必然兵出定平。
陛下,國內一旦掏空,周人若是集重兵來犯,秦王如何對敵?且不說涼州七郡有得而復失之險,便是康州也將危在旦夕。”武成乾一邊說著,一邊緩緩踱步,錦袍隨風擺動,每一步都沉穩如山。
“危言聳聽。”元景帝站起身來,眼中卻閃過一絲凝重。“乾兒,你該回東宮了。”
“政議請稱太子,陛下慎言。”武成乾拂袖一揮,繼而單膝跪地。“見好就收,謀其長遠方為取勝之道。
如今姜尚武、吳青峰、顧應痕,三軍駐守虎威,集結了大梁七成的兵力,或以強武而謀天下者,必將敗亡。”
“你簡直放肆!休得再言!”元景帝猛拍扶手。“讓你去天下學宮求學,你就是這樣求學的?你在教訓朕嗎?
三軍將士出征在外,你安能亂其軍心?
簡直荒唐!!!”
“陛下,意氣用事,難成大業。”武成乾微微皺眉,依舊是不卑不亢。“戰爭并非只憑兵伐,國內百姓已不堪重負,即便攻下大梁,我朝也將元氣大傷,大周與北蠻或將趁虛而入。
屆時陛下打算如何治理?如何安邦?如何平亂?又如何鞏固新土?
倘若宇文將軍尚在,他與秦王攜防康州當可無憂。如今單憑秦王之力,東境絕非固若金湯,朝內萬不可孤注一擲。”
“你,你,你……”元景帝啞口無言,險些怒發沖冠。“去了趟天下學宮,你怎變得如此優柔寡斷?
既是圖謀一國,豈能罷兵言休?這讓三軍將士如何看待朕?又讓天下列國又如何看待我朝?”
“身為太子,兒臣所言,陛下應當深思熟慮。
學宮之行,兒臣受益良多。夫子曾有教導,或謀一國之短者,當于霸權。或謀一國之長遠,當于民心。
大梁雖國亂,其兵力卻不弱。不先穩固根基,一切皆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
元武經四朝強國方有今日之盛,陛下行萬事當慎之又慎。”言罷,武成乾雙手輕放于地,當即俯首叩拜。
元景帝怒目圓睜,在大殿上來回踱步,心中已然怒火攻心。“婦人之仁!你簡直是婦人之仁。
你當國戰是什么?是兒戲嗎?此時罷兵言休,你不要臉,朕還要臉。”
此話一出,武成乾微微搖頭,心中已然放棄進言。于國之長遠而較,所謂臉面,不過是統治階層謀取利益的遮羞布罷了。
遙想當年,慶帝接掌大周何其鼎盛?國家強大了,想法就會變多。開疆擴土,名留千古,沒有帝王能忍受這樣的誘惑。
而大周落到如今這個局面,可不就是慶帝窮兵黷武,四處興兵。
哎!庸不可以正吶…….
兩人于殿中對視許久,最終還是元景帝率先開口。“朕乏了,你先跪安吧。”
………………………………………..
(百萬字了!感謝讀者老爺們觀看。本書預計為十一卷,大約六百萬字,敬請各位彥祖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