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平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看向武成乾,眼中流過一絲難以捉摸的神色。“元帝陛下此舉,真可謂高瞻遠矚。
這招婿宴一擺,天下英杰匯聚,倒是熱鬧非凡。”他的聲音不高不低,卻像是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泛起層層漣漪。
武成乾微微皺眉,他自然聽出了徐平話里有話,卻也不好直接點明。“徐世子,父皇此舉,也是為了我朝與各國和睦交流,為長公主尋覓佳婿,并無他意。”
宇文蕭在一旁低垂著頭,雙手緊握,眼中閃過一絲憤恨,很快又被掩飾過去。“希望這次宴會能如陛下所愿,在下倒也想見見這列國英杰。”
宇文草的聲音有些低沉,帶著一絲壓抑的情緒。
聽聞此言,徐平瞥了一眼對方。宇文逸死于猜忌,武玉寧又被當作工具,這小子的確有點慘。
幾息之后,徐平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想太多,既來之則安之。元帝陛下有意搭臺招婿,若能前緣再續,豈不美哉。”
武成乾看著宇文蕭,有些無奈,更多的卻是惋惜。此子有將才,若非定平關一戰朝內生了岔子,未來當是元武一上將。“追思過往,在下無言以對。
宇文將軍為國為民,父皇實屬不該。
奸佞朝堂舞,忠良塞外寒。在下會向父皇請旨追封,聊表歉意。”
人都死了,這些有何意義?宇文蕭微微點頭,卻沒有接話。
徐平端起茶盞,輕抿一口,漫不經心的開口調侃。“各國才俊都非等閑之輩,不知殿下對眾人有何見解?其中或有改變天下局勢之人?”言罷,他將茶杯一晃,杯中茶水泛起層層波瀾。
見此情形,武成乾微微一笑,也是順著徐平的話回道:“各國才俊皆有所長。如金國的耶律明康,此人師承耶律正延,在兵法上頗有造詣。
金國以武立國,想必他極擅營中之事。
而東盧的于休凡和楊再業,我雖了解不深,但東盧向來注重民生,他們在內政方面也有所長。”
徐平放下茶盞,微微瞇起眼睛,“軍政軍政,軍與政就像這茶中的兩種味道,有人喜歡濃烈,有人則鐘情于溫和。
敢問殿下,在這亂世之中,不知哪種味道更能符合天下人的口味!”
“依在下看來,無論武政還是仁政,自當以民生來運用。一味追求武政,任何國家都長遠不了。
當然,若是只談仁政,面對賊寇又會顯得軟弱無力。夏明宗便是前車之鑒。”
“如此說來,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以武立國,以仁治國?”未等對方接話,徐平嘴角微揚,繼續追問。“在此宴會之上,殿下以為如何與各國交流?
殿下打算是宣揚仁政,亦或是展示武力?”
聽聞此言,武成乾看著徐平,神色也隨之嚴肅了幾分,“交流并非炫耀,如何讓天下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才是正途。
武力是維系和平的手段,仁政是長治久安的根基。沒有鋒利的矛,誰愿意聽你高談仁義?沒有仁政,誰又為你鞏固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