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徐平應對自如,言辭犀利,眾人雖心中有不服,亦不得不暗嘆其見識與口才。
莫無涯微微點頭,目光之中卻多了幾分奇異。老張頭的話就是放屁,自己不遠萬里去了一趟南安,紀武豈會是紫薇所在,倒是這徐平,有點意思……“徐將軍所言治國之策諸位皆已聞之。
雖有爭議,倒也不乏可取之處。治國之道,本無定法,需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諸位當以包容之心,共商國是。”
“哼!夸夸其談!”武成道仍不甘心,朝著眾人微微拱手。“徐平,你口若懸河,怎的未見你大周有何治國盛舉?如今在此指手畫腳,豈不讓人貽笑大方?”
“怎么又是你?”徐平放聲大笑。“我朝雖有內憂,然亦在積極變革。
我主隆圣帝推行新政,整頓吏治,發展農商,興修水利,開科取士,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如今雖未臻至盛況,亦呈蒸蒸日上之勢。
且徐某所言,皆為古今治國之常理,豈因國別而有別?
你一無知鼠輩,懂得什么治國安民?豎子不足以論!!!”
“…….”見徐平侃侃而談,元景帝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一直未發一言。
他心中對其自是惱怒萬分,亦不得不承認其所言有幾分道理。莫無涯的出現,雖暫時穩住了局面,但此事并未了結,自己定要除掉這只戲鬧宴會的周狗。
見眾人一時無言,徐平看了眼左側的楊師師,又看了眼其人身旁的耶律明康。“徐某尚有一言,諸位或可思量。
治國之要,亦在用人。賢才者,乃國之瑰寶。當不拘一格,廣納賢才。不論出身貴賤,不論國籍族別,只要有真才實學,皆可為國所用。
宇文蕭雖為貴國舊臣,徐某不計前嫌重用之,便是納士之禮。又如楊定,原為南安大將,徐某三拜而納之,并委以重任,便是招賢之意。
愁賢才不聚,國之何興?”言罷,徐平側目看向殿柱旁的李善等人。“學宮的諸位同窗,徐某翹首以盼!
華君翠影,念念吾縈。
賢才在野,吾意難息。
佳肴盈幾,美酒盈觥。
盼君早至,共展雄姿。
皎皎玉輪,璨璨繁星。
世途擾攘,孰挽頹齡?
睿思在腹,壯志摩空。
并肩攜手,大業昌隆。
嚶嚶鳥啼,食野之蘋。
吾心皎皎,待以精誠。
苦覓良策,憂懷難寧。
賢能相佐,宇內清平。
峰無拒崇,海闊難驚。
廣攬豪俊,惠澤黎民。
偉績待興,功成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