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到劉辟擬定圣旨,隆圣帝繼續開口說道:“擬國書一封,差邦政司送至大梁。
大周致大梁皇帝國書:
梁北疆烽火連天,元武舉兵來犯,貴國上下傾力御敵,實乃艱辛。
值此危難之際,我大周念兩國情誼,唇齒相依,豈能見死不救?遂遣鎮南將軍徐平率精銳之師,奔赴梁東,意在助貴國穩固局勢,保境安民。
然于梁東之地,竟現姜安民這等通敵叛國之徒。其行徑惡劣,里通南安,妄圖顛覆梁東之治,陷百姓于水火。
將軍徐平秉持正義,為護一方安寧,不得已率兵將其剿滅,此乃大義之舉,既捍衛梁東秩序,亦間接助貴國解后顧之憂。
當下,為使梁東局勢早日安定,緩解元武攻勢,我大周提議,由徐平暫領岳州一切軍政事務。
將軍徐平智勇雙全、戰功赫赫,由其治理岳州,定能保當地太平,構筑抵御南安之堅實防線,于貴國亦是強而有力之臂助。
今望貴國承明將軍徐平暫治岳州之正統地位,此乃順應時勢之舉。若貴國應允,兩國情誼必將更為深厚,攜手共進,共御外敵,福澤兩國百姓。
但倘若貴國拒絕,執意否定徐平將軍之統轄,便是視我大周善意援助如無物,形同向我大周宣戰挑釁。
我朝雖好和平,然面對挑釁,亦絕不退縮。我朝百姓所期,將士用命,定將采取必要之行動,捍衛尊嚴與權益。
望貴國主深思熟慮,以兩國百姓福祉為念,做出明智抉擇。
大周皇帝:紀凌書。
景平十七年,六月初三。”
“陛下英明!”紀廉拱手施禮,隨后親自為其添上茶水。“便是如此,陛下神武,天佑我朝。”
“少他媽拍馬屁!”隆圣帝一口飲盡,隨后捏了捏對方的肩膀。“你這臭小子藏得有夠深!想當年,咱們一同在老張頭的天政府修學,他最瞧不上的便是你,如今不聲不響便入了八境圓滿……
老九啊,連朕都吃了一驚呢?你莫不是在韜光養晦?”
此話一出,紀廉眉頭一緊,趕忙跪地叩首。“陛下所言,臣弟惶恐!
此等小事,臣弟怎敢勞請陛下念懷。故而未曾上報,臣弟罪該萬死……”
“起來!動不動就跪,你以為為兄是在試探你嗎?”隆圣帝一把將之拉起,隨后又淡定的坐回原位。“這是好事!除了徐滄和張啟圣,我朝又添一八境圓滿之人,怎叫為兄不欣慰?”
“臣弟僥幸,多虧陛下福澤!豈敢以此小事來煩擾陛下治理政務。”言罷,紀廉再次拱手,將姿態擺得極低。
“小事?這要是小事,那朝內還有什么才是大事?”說著,隆圣帝催動修為,些許內勁在其掌中澎湃翻涌。“老九啊,自打你入吳戍邊,已有多年未與皇兄切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