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我負手走出門外,立于廊下,看著庫房方向,不由的輕嘆一聲。“宇文蕭去涼州,短期內回不來,他所轄之地讓許陽多上點心。”
此話一出,郭子韜有些不解。“軍師,如今咱們執掌岳州,各方都呈交好之態,想來當無大礙。”
“主公回京述職已有數月,想來也該反道大梁了。”說著,李正我眼神一凝,緩緩回過身來。“若是主公能順利回梁,那便意味著隆圣帝已默許咱們開府,接下來就要大肆擴軍,以備戰時所需。”
“軍師,若是……”郭子韜跟上前去,目光中帶著幾分不安。“若是世子回不來……”
“那便放棄析津與長萍,收縮疆域,鞏固岳山,繼而靜待天時……”
翌日卯時,鎮南軍大營的轅門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郭子韜飛馬而出,跟隨李正我的馬車朝糧倉而去。
待入糧倉,一眾小吏慌忙施禮。未與他們多言,李正我便已入內。
片刻之后,糧倉的木門
"吱呀
"打開,腐米的酸氣撲面而來。
“軍師,近日連連降雨……”
郭子韜話未說完,李正我捏鼻踏入。目光掃過積灰的糧囤,他俯身敲了敲隔板。
"將之挖開。
"
“諾!”聽聞此令,幾名親衛趕忙上前。
不到半炷香,幾桶黃泥翻出,露出的木樁早已腐敗不堪。
"偷工減料……
"李正我神色復雜,隨后緩緩站起身來。“此處是何人監造?”
見此情形,郭子韜撲通跪地。
"還請軍師恕罪!此處雖是老四監造,但事出有因,他絕非中飽私囊……”
“連日來已有數人向我反饋,說軍中糧食生霉添沙……”李正我將之扶起,聲音放柔。
"我了解張老四,中飽私囊不至于,否則就不會讓你陪我前來。說說吧,具體是何?”
“末將不敢欺瞞!”郭子搖低頭拱手,隨后輕嘆一聲。“老四自領征兵以來,凡有精壯,承諾每戶按丁頭,人均可得白銀十兩。除去營中日常所耗,他的營下早已無余錢,為免耽擱征調令,故而出此下策……”
“…….”聽聞此言,李正我沉默不語,許久之后方才回道:“先將栗倉改建,陳米與霉米掏出來晾曬,不足數的按冊去奉天購買,銀子找各郡士紳,讓他們捐。
表呈:岳州府衙九品令捐款三萬兩、八品內府司五萬兩、七品廷司十萬兩、六品糧造二十萬兩。職位有限,先到先得。
商販不缺財,只缺個入仕的機會,銀子一分不能少,若是來的人多,坐地起價,讓他們互相爭。”
“軍師,此誠往往私下協議,公然買官賣官必遭民議,恐怕不利于久治啊……”郭子搖眉頭皺起,顯然有些不明其意。
見他如此,李正我亦是理解。他頗有些無奈的擺了擺手,隨即朝門外走去。“各郡的重建與安置流民耗費甚高,死的人多了,民聲一樣會臭。兩權相害取其輕,按我是哦的辦。
還有,雖事出有因,軍中已然怨聲四起。
傳令:張士杰貶為步弓手,罰俸三年,廷杖八十。”言罷,李正我撣了撣衣袍,大步走向屋外。“傳令開倉放糧!”
猶豫幾息,郭子韜深吸一口氣,快步跟上前去
待到辰時三刻,放糧的消息傳遍城內。
李正我站在糧倉前,看著百姓手捧粥碗感激涕零。旋即對身旁參軍道:
"告訴伙房,明日起,粥里再加一把粟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