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言一出,文官席上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附和聲……
“夠了!”顧應痕突然拍案,驚得龍椅上的小皇帝連忙縮身。“有功夫吹捧,不如替前線將士多籌點軍餉。
黃右仁,陣亡撫恤金怎的還未調撥?是要本公親自去你稅庭司要?”說著,他將劍鞘重扣于案臺之上。“慕容烈用兵如神,虎威得以雄拒元武,車騎將軍功不可沒。
關前大小十余戰,本部折損兵馬數萬。爾等這般溜須拍馬,是在言笑嗎?“
此話一出,滿殿笑聲驟然停滯。
未等一眾文黨開口,季書同輕晃酒杯,看著酒液流轉,卻忽然笑道:“聽聞顧帥于寧州再添五萬新兵,這些兵馬不從廬州北上,繞道清都卻是何故?”
聽聞此言,顧應痕目光掃過對方,又看了眼對坐的徐平,隨后意味深長的笑道:“無稽之言罷了。大統領手眼通天,還是莫要聽信一些無中生有之事。”
“所謂兵貴神速,虎威戰事吃緊,鎮國公又豈會繞道而耽擱時日。”徐平把玩著扳指,漫不經心的飲起酒來。“至于清都,距奉天不過數百里路遙,無憑無據,季統領還是莫要妄言。
讓有心之輩傳了出去,不知情的百姓還以為鎮國公要圍困京師呢。”
“徐少保話中有話,這般含沙射影卻是意欲何為?”話語間,顧應痕舉杯滿飲。“莫非本公調兵,還需少保大人指點?”
“這有大臣子,高呼為國為民之旗號,到底是人是鬼,想來諸位同僚心中有數!”孫振岳突然起身,隨后舉杯朝著徐平邀酒。“徐大將軍手段不凡,以少勝多,孫某佩服。
不像某些人,數十萬大軍屯兵關內,卻未有半步寸進,徒耗民財。”
話音剛落,徐平尚未斟酒,趙秋山卻已拍案而起。“孫振岳!陛下、太后在上,你拐彎抹角的說些什么屁話?
南安與元武豈能相較?蘇北石又有何能與慕容烈相提并論?荒唐!
國公爺率兵鎮敵之時,你怕是還在被窩里摟著小妾行那茍且之事!”
“哦?這話說的,趙大人是看不起蘇北石還是看不起徐某?”言罷,徐平解下刀鞘,將碧城刀置于案臺上來回擦拭。(注釋:徐平也可劍履入殿,前文有提及。)
見此情形,趙秋山瞳孔一緊,趕忙低頭作揖。“卑,卑職豈敢……一時言語有失,還請大將軍息怒。”
“再有下次……”
“怎么?“徐平話未說完,顧應痕卻抬手捏碎酒杯。“既是同朝為官,徐將軍連話都不讓人說了?好大的威風!
再有下次,又如何?”
“以下犯上,再敢胡言,本少保抄了他的中督府,你待怎樣?”言罷,徐平眉峰一挑,同樣將案上酒杯捏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