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皇帝是在考教自己,紀賢沉思片刻方才躬身回道:“稟父皇,徐平和歐陽靖雖然相互勾結,但其根基未穩,只要應對得當,此事不難處置。”說罷,他拱手作揖。“兒臣有三策或可供父皇參考。”
“哦?哪三策?說來聽聽?”隆圣帝眼中閃過一絲贊許,先前的怒火也已煙消云散。“要記住,朕是讓你站在皇帝的位置上看。”
“兒臣不敢僭越!”紀賢慌忙起身,還刻意撞翻了案上的酒杯。“父皇明鑒,兒臣只愿替父皇分憂……”
見對方這個模樣,隆圣帝臉上雖未表露出什么,心中卻是頗為滿意。“說具體,知無不言便好,父皇恕你無罪。”
此話一出,紀賢方才開口。“父皇英明神武,這第一策嘛……
若是兒臣,表面會同意倆人的請求,暫授徐平南境總督之職,同時下旨嘉獎歐陽靖“穩定南境有功”,授其接任鎮安公爵。
但并不賜婚歐陽宇,反授其南境宣察使之職,并加錦寧侯!明面上示為朝廷安撫,實則加速推動這兄弟二人內斗。
旦行如此,徐平必然出手相助。只要他動手,就一定會延誤北上虎威的時機。屆時,朝廷可派遣韓布與魯尚文前往,一個接任征南大將軍,一個接任岳州刺史。
他那么想要南境,那便永遠留在南境。”
說完之后,紀賢瞧著隆圣帝有些皺眉,趕忙繼續說道:“所謂南境總督,還需在圣旨中明確,徐平雖提調南境,但調兵需朝廷批準,各州府駐軍將領的任免仍歸于朝廷。
同時,派皇城司前往南境,名為“協助徐平統籌防務”,實則監視其一舉一動。”
“還有嗎?”隆圣帝舉杯輕搖,臉上卻看不出任何的表情變幻。
“第二策……”紀賢余光一瞥,輕咳幾聲再度作揖。“歐陽宇雖平庸無能,但終究是歐陽正奇之子,在鎮南王府尚有一定威望。
可暗中派人聯絡,許以高官厚祿,同時調派人手前往,助其奪取南境大權。
非但如此,徐平麾下之將并非人人都忠于他,譬如郭子韜、許陽、張士杰、李慶等。
朝廷可調令他們率部前往南境,名義上協助歐陽氏駐防南安,實則打散徐平麾下的兵力。與此同時,征調錦衛營與虎嘯騎前往晉陵駐守,歸于孫國安節制。”
“至于這第三策…….自然是武力威懾。”話到此處,紀賢語氣突然凝重起來。“暗中調集李孝師與公孫禹所部,讓他們駐扎紫竹關,隨時準備揮師南下。
同時,令潘珉密切監視徐平的動向,若他有任何異動,立即上報朝廷。
待時機成熟,以“謀反”之罪下令討伐,內外夾擊,定可將徐平與歐陽靖一并鏟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