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他忽略的問題,自己的精力都放在當上市長和之后的改組政府上,完全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自己的學生提醒的很及時。
傅全庵殷鑒不遠,值得警醒!
以后在市長任上要更加小心謹慎,在兩方勢力之間,要掌握必要的分寸,在為人處事方面要做到更加圓滑,更加低調一點。
不過蘇希武也知道,要做到這一點,確實是不容易的,畢竟這兩方勢力之間,利益是沖突的,矛盾是尖銳的,就算自己長袖善舞,肯定也是如履薄冰,只要觸犯了一方的利益,輕則丟官,重則丟命,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真要到了那一步的話,也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了。
他嘆了一口氣說道:
“這個市長不好當啊!
時凱,你提醒的很對,我其實心里也是有數的,還不至于傻到像傅全庵那個死鬼一樣。
以后你還要像現在一樣,覺得該提醒的就不妨直說。
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你就是我的魏征,我感謝你還來不及,怎么會批評你呢。”
袁野笑道:
“老師你把我比作魏征,我可不敢當,不過我會努力按老師的話去做的。”
蘇希武心里感慨,自己這個學生其實對自己來說比魏征的作用更大,魏征能犯顏直諫,卻也只是半路投入太宗門下,沒有從龍之功。
從這一點來說,卻是無法和袁時凱相比的,如果不是袁時凱幫助,自己是坐不到這個市長位置的。
今后要坐穩這個市長位置,還要他的幫助。
“現在我就讓人擬定你的任命書,并且馬上向各部門傳達。”
“好,我現在就去找柴科長,讓他開始散布人事大調整的消息。”
袁野隨即來到了秘書科,和原來的同事打了招呼后,就進了柴如海的辦公室。
柴如海見了袁野,是一臉的興奮,果然如袁野所說,今天就公布了任命書,蘇希武當上了市長。
這也意味著,他也可以當上人事處處長了,自己的仕途又更進了一步,當然這都是拜自己老同學所賜,沒有他,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下午一上班,他接了不少電話,都是市府里那些傅全庵的人打來的,他們把柴如海當做自己人,毫不避諱自己的情緒,悲觀者有之,憤怒者有之,不甘心者有之,給柴如海打電話,也不光是發泄情緒,也想了解柴如海的想法,希望聯合起來共進退,想辦法對付蘇希武。
這些人里面,為首的就是余德海,他知道蘇希武當上市長,第一個滾蛋的就是他,蘇希武怎么可能用傅全庵的人來保護他呢?
所以他顯得尤為積極,串聯了十多個原來庵全庵的親信,也包括柴如海,讓他們晚上到他家里商量怎么辦。
他以為柴如海和他一樣,也要馬上滾蛋了,卻不知道柴如海不僅不會滾蛋,卻還要高升當上人事處處長。
柴如海保密工作做的不錯,沒有透露一點風聲,就是他的父親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