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十二地支為基礎,將軍隊分為十二個方向,就像是鐘表上的十二個時間點的分布狀態。
十二地支代表了十二支強勁的軍隊,以騷擾、對抗為主,硬拼、廝殺為輔,以弱勢兵力包圍優勢兵力,將單兵作戰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將本來占據優勢的一方給搞得顧此失彼,然后從十二個方向同時鑿穿敵軍戰陣,一舉將對方打得潰不成軍!
這個戰陣最主要的形成條件就是士兵的作戰能力,如果雙方士兵的作戰能力相差無幾,那么這個戰陣將會毫無作用,因為這么分散兵力,無疑是找死。
不過如果己方兵力雖然較少,但單兵戰斗力高于敵軍的話,這個戰陣將會非常有效!
當時慕流天所率領的十二萬人,就是這樣一支單兵作戰能力高于敵軍的軍隊,軍中士卒八成都是五階浴血戰士級別的士兵,剩下的兩成,都是初級特殊兵種。
而他所面對的上百萬玩家聯軍,因為素質參差不齊的緣故,最高也不過是四階的百戰精兵罷了,單兵作戰能力上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慕流天用這套戰陣向世人證明了,少數人包圍多數人,并不是不可能的!!
周寧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這支鮮卑軍隊中千夫長級別的小統領,一般來說,千夫長級別的統領武力值都會高出普通士兵許多,算是一個小將了。
周寧現在只有36點武力值,還不如一個普通的赤焰弓騎士兵,要是對上了還真不好說輸贏。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畢竟羅恒擁有60點武力值,僅僅只是赤焰弓騎隊長的他,卻有著堪比三流歷史名將的戰斗力,對上鮮卑的千夫長,基本上是可以碾壓的。
——
如果用上帝視角進行觀看,那么就可以發現,此刻在平原上的三千鮮卑騎兵,大概可以看作是一個小圓圈,而以周寧、羅恒為首的十二人,就是以這個圓圈為基礎,向外擴散開的十二地支,按照表盤上面的時間節點進行精準的分布。
6點鐘、正南方向的是周寧,12點鐘、正北方向的是羅恒,9點鐘、正西方向和3點鐘、正東方向各是一名赤焰弓騎,其他的八個方位,也是普通的赤焰弓騎士兵。
兩兩之間的距離在一千五百米左右,十二人圍成了一個大圈,將這三千鮮卑騎兵團團包圍!
十二個人包圍三千人,說起來有點可笑,但卻真的形成了事實,并且,他們還要主動“圍剿”對方!
羅恒的實力最為強大,所以由他先行動手。
頗有一騎當千的威勢,羅恒單槍匹馬沖向三千鮮卑,快馬沖鋒的過程中彎弓搭箭,當前方的鮮卑騎兵進入射程后,他沒有絲毫的猶豫,松開握箭的手指,箭矢飛速射出!
火紅色的赤焰箭矢在空中劃過一道刺目的光線,正中一名毫無防備的鮮卑士兵脖子,并且箭矢附帶著強大的力道穿透了他的脖子,連帶著將他身后的另一名鮮卑士兵也給射死了!
在羅恒發起沖鋒后的第三個呼吸結束時,1點鐘方向的赤焰弓騎也開始動了,緊接著又是三個呼吸之后,2點鐘方向的赤焰弓騎也動,以此類推……
十二個人,兩兩之間發起沖鋒的間隔就是三個呼吸。
羅恒并沒有著急,在射出這一箭之后,鮮卑騎兵們就被驚到了,所謂打草驚蛇大概也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