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東說的這句“天無二日”和“一山不容二虎”看似詞義相近,其實有很大不同。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是指老虎這種頂級掠食者需要一山的飛禽走獸來供養方才過得舒坦,第二只老虎來了就擠占了對方的生存空間,故為了生存空間雙方相互對抗沒有緩和的余地。
而“天無二日”,主體卻是“日”也就是“太陽”。
太陽存在生存空間一說嗎?
太陽自身其實是不會介意有第二個太陽存在的,但是由于“太陽”的能量過強,一旦出現第二個太陽就會打亂原先的能量平衡,直接導致人間生靈涂炭。
比比東真正的意思就藏在這句“天無二日”之中。
千道流其實一直都愿意放權,比比東有自知之明也不打算挑戰千道流,千道流和比比東這兩位武魂殿的核心領導就像是兩個可以相互保持距離互不干涉的太陽。
但是一旦出現兩個“太陽”,兩個可以決定武魂殿下一步戰略走向核心領導,勢必會導致武魂殿內部的撕裂。
千道流再怎么開明,也很容易因為一時不能理解比比東的決策,而作出相反的決定。
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必然發生的。
一旦雙方意見相左,那雙方就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溝通協調。
底下人也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因此在兩人討論出結果之前根本無法推進工作,只能空耗時間和資源。
而且就算這次能協調好,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
雙方都會在一次次的拉鋸中逐漸喪失耐心,最后導致矛盾總爆發。
比比東在一番解釋后見千道流并不能理解她的意思,于是她開始引經據典,以斗羅王朝的第二位君王雪御和太子雪樽的悲劇事件,和千道流講道理。
千道流和比比東關系此時就類似于皇帝和太子。
自古以來,太子作為儲君被定的越早,能力越突出,就越難正常繼位。
這就是因為“天無二日”。
太子是皇帝親自指認的繼承人,帝國的儲君,未來的國主,在沒有繼位前太子的東宮就對朝堂有極大影響力。
早期太子年幼,皇帝正值壯年,那么皇帝和太子的關系自然融洽,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唯一的太陽。
但是當皇帝年邁,而太子的羽翼愈發豐滿,那問題就會凸顯出來。
老皇帝這顆太陽要落山了,太子這顆新生的太陽即將取代舊日的位置。
朝臣們會更加愿意傾聽太子的意見,太子的話在這個帝國的分量越來越重。
隨之而來的是就是老皇帝的話越來越不管用,越來越多能臣驍將主動拜訪東宮,他新納的年輕妃子開始私下討論太子甚至計劃如何和太子偶遇,甚至太子本人也好像越來越不尊重自己,甚至不太注重禮節用起皇帝專享的禮節和音樂,凝視王座的目光似乎也有些不耐。
這一切都會逐漸擴大皇帝心中的恐懼,皇帝也是人,他們也有弱點和在意的東西。
與此同時,皇帝腦海中還會盤旋著很多問題。
這個太子真就是自己最好的選擇嗎?要不要扶持一個更聽自己話更惹人憐愛的小兒子上去呢?
太子最近的氣焰太高了,是不是要削減一下東宮的勢力呢?
最近有個自己看重的權臣沒聽自己的意見就先向太子示好,是不是要給他懲戒呢?
……
隨著衰老昏聵的帝王作出一系列舉措對太子的黨羽出手,太子也會在黨羽的勸說下,開始對自己的地位是否穩固產生了疑問。
太子受限于職位,經常忙于政務,不像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有時間可以天天圍著老皇帝搞各種孝道演出,聽到皇帝給自己的兄弟姐妹們各種自己都沒受過的賞賜,太子也難免心生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