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這碗出多少?”莊海拿起了一只永宣時期,青花纏枝蓮花大碗,此碗底印有雙圈沒款識。
莊海知道,此碗為永宣官窯,當時統一雙圈款識,并未落明。
那名叫李明清的掌柜師傅,看了莊海手中大碗,回答道:“此碗價為三萬港幣,乃是景德鎮民窯精品瓷!”
“客人,雖然此碗民窯,但它卻是精品,可收藏日后定會大漲,您說是嗎?”李明清掌柜,回答中規中矩,并無異樣。
“恩,做工倒是不錯,只是民窯,末兔太掉氣,送人挺沒面子,一萬如何,我收了個十年八年!”
倆人說話也都明明白白,沒存在坑人的現象。
李明清想了想,講道:“一萬太少了,交不了差,二萬如何,這價位己是底價了,我們賺不了啥錢了。”
莊海看差不多了,就再次再價“一萬五,馬上交易怎么樣?”
莊海摟起蔡琴,想走人的模樣。看到如此,李明清掌柜的,急忙回復:“好了,本店忍疼割愛了,一萬五成交,客人恭喜你,收下此碗!”
莊海面不露聲色,讓店員包裝好,裝上盒子,附帶手提袋中。
交了錢后,倆人剛要走出店門,莊海又停下腳步,隨便問起:“那個佛像頭多少出??”
“這種屬高端貨,文物藝術珍品,最底價五百萬港幣!”李明清也客氣,知道面前年輕人,不會賣佛頭,只是問價而已,還是微笑回答了問價。
我去,五百萬一個佛頭,暴利驅使國內一些不法之徒,把目光盯上了寺廟中的老佛像頭。
近幾年國內一些寺廟,老舊塔,都被洗劫一空,文物保護,任重道遠啊!
出了店門,莊海回頭看向了此店招牌《明石堂》
倆人又繼續往前閑逛,過了店鋪街道,眼前出現了地攤區域,這種地攤莊海最喜歡了,能夠撿漏的好地方。
在這里逛攤的,也有不少的人,多了些外國人,一些老學究,在地攤上尋寶。
莊海摟著蔡琴,把逛地攤的一些基本常識,規矩解釋清楚,怎么做到,多看少買,多聽少摻嘴,讓蔡琴聽得忙忙點頭。
莊海閑著沒事,對一些瓷器,從唐宋元明清的發展趨勢,對著地攤上的仿品,一一細講。
讓蔡琴如雷貫耳,才知道莊海的搏學之道。
突然,莊海被眼前的一件瓷器,所驚呆了。
這個地攤上的眾多瓷器中,有一只杯子,鶴立雞群般的繪畫,杯子畫著迎春花。
二月迎春花,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他夢寐以求的花神杯,在港島這種地方發現了一只,莊海心里早己激動萬分,太意外了。
這個地攤老板的眾多瓷器,有老有新,五花八門,年代也是跨度太雜亂。
莊海對花神杯旁邊的民國大碗,指著問攤位老板道:“老板,這碗賣幾塊,我買回去給貓當碗食?”
老板見莊海摟著美人,一副有錢公子樣子,就大張海口道:“哎呀,公子有眼力,此碗年代雖近,
但他是袁世凱所用的御碗,價格不低,算你五萬塊吧,可以買到袁大總統的御用大碗了。”
這天花亂墜的說詞,讓莊海欲哭無淚,笑翻了,唉,真的好難受!
“喂狗糧了,你干嘛不說是你祖宗十代吃過的大碗,人家袁世凱用的是金碗銀碗,用你那狗不理??”
莊海對那老板一通奚落,罵了幾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