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嬛還安排人二十四小時看好永璉。這時候永璉的嫡子身份就是一個靶子。
雖說一切都已成定局,但難免有人狗急跳墻。至于弘歷的其他兒女,也吩咐他們各自的額娘護好自己的孩子。
待所有人收拾好身邊的事情后,瑯嬅換上內務府發來的孝服,帶著府中眾人進宮給大行皇帝守孝。
“跪”
“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
“興”
“舉哀”
隨著一聲聲唱儀,在一片哀哭聲中。屬于雍正的時代徹底落下了帷幕,屬于乾隆的時代正式開啟。紫禁城新一輪的爭斗也慢慢拉開了序幕。
瑯嬅表面上痛哭流涕,心里卻想,估計這時候真正為雍正的去世傷心的人,恐怕也只有景仁宮皇后了。
聽說宜修愛慘了皇帝,卻落得與他死生不復相見的下場。可見在這宮里,最要不得的就是愛情。把自身榮辱系于一人之上,甚至愛上那個不能愛的人,結局早已注定。
瑯嬅心有凄凄,卻絕不會讓自己落入如此境地。她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才能在這個封建時代好好的活下去。
雍正十三年,農歷九月初八,弘歷于太和殿登基為帝,以明年為乾隆元年。弘歷登基后,就封熹貴妃為圣母皇太后,封瑯嬛的為皇后。但是其他人的位份還沒有定下,需要瑯嬛擬定后交由弘歷定奪。
紫禁城中的爭斗永不停息。
府中眾人的位份還沒有決定下來,就景仁宮皇后一事,前朝后宮又開始了爭論。雍正去世的時候,不知是忘了還是怎么回事,沒有留下對宜修什么處置的只言片語。
因此他去世第二天,朝中一些堅持正統的大臣就要求新登基的弘歷把關在景仁宮的皇后放出來,并尊稱她為母后皇太后。畢竟大清以孝治天下,總有些人在強調并且遵守這個傳統。
青櫻也想讓她姑母放出來,這幾天頻頻出入養心殿。瑯嬛知道這件事后并沒有阻止,畢竟她后面的結果,這次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動。
但是墨玉和青書都對瑯嬛放任青櫻去找弘歷的事情有些不解。她們勸說道“福晉,如果景仁宮皇后出來,青福晉在后宮就有了靠山,這對福晉不利,我們不得不妨啊”
瑯嬅給了金嬤嬤一個眼神,金嬤嬤立刻意會到“此時最不想放任景仁宮皇后出來的人可不是福晉,別忘了宮中還有太后呢,福晉不需做什么,只要在一旁看著就好。”
這兩人才恍然大悟。
弘歷其實也不想讓景仁宮那位出來,畢竟他和對方可是有仇,當年那一碗綠豆湯,奶嬤嬤慘死在他面前,可給他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而且,早些年他雖然在圓明園,也聽說過后宮中的不少女人懷孕,但是不是生不下來,就是生下來的是女兒。
先前他作為既得利益者,很高興皇后這樣對他的兄弟姐妹。但是現在他作為紫禁城的主人,可不能讓景仁宮皇后出來興風作浪。
但是還是礙不過青梅竹馬心上人的請求,弘歷表面上答應了讓宜修去圓明園修養的事宜,暗地里卻吩咐人將宜修要出來的消息傳給了太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