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端淑長公主希望大清出兵,幫忙鎮壓準格爾內亂,同時表達了自己想回大清的意愿。
弘歷收到這兩人的奏報后糾結不已,他也知道讓端淑長公主二嫁的做法不太好,不說沒法跟太后交代,就是他本人在這些兄弟姐妹中與端淑長公主的感情也不錯,也不希望自己的妹妹嫁入火坑。
但是,作為一個皇帝,將長公主二嫁顯然是最適合的,能用最小的利益謀劃最大的好處。二嫁算什么,比起邊疆的安危,長公主的個人幸福可以暫時放到一邊。
弘歷一時糾結不已,但是從他猶豫的態度就可以說明他比較傾向于長公主二嫁。
而永璉在知道這件事后對此事反應較大,他堅決不同意公主二嫁。
作為一個年輕人,還是比較有朝氣有干勁,而且他還沒有接觸過政治的黑暗面,因此他的想法還是跟弘歷不一樣。
因此,他上奏請求帶兵平息準格爾內亂,他認為只有把達瓦齊打服了,打怕了才能徹底平息此事。
達瓦齊要是真的向大清臣服的話,就不會有這么過分的要求,現在他提出來,顯然是不想腹背受敵,沒有誠意,等他徹底統治了準格爾,說不定就會把槍口對準大清。
弘歷看到他的奏報后下朝之后留永璉在御書房里談話,父子兩談了是呢不得而知。但是永璉在談完話后來了長春宮,交代自己要帶兵去準格爾的事實,不過這件事情要求瑯嬅保密。
永璉出兵打仗,瑯嬅心不已,戰場上刀劍無眼,難免會受傷。但是瑯嬛又不能阻止這些事,只是給他帶點保命的藥物,并叮囑他萬事小心。
弘歷和永璉的做法除了極少數人知道后就一直沒有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難免準格爾那邊知道后會有應對。
但是這件事情卻不能瞞著太后,一方面是怕她著急,另一方面是怕她聯系朝臣,做些不好的事情。
因此晚上的時候弘歷來長春宮吩咐瑯嬅把這件事情在請安結束之后單獨告訴太后,他本人就不過去了,以免朝臣懷疑。
瑯嬅當然答應下來,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他應該做的,而且順便可以在太后面前給永璉表表功。
從原劇情看,太后的壽命還是很長的,她又不想無緣無故的害人,到時候永璉繼位,不說讓她幫忙,至少不要作出阻攔的事情。
第二天,瑯嬅和太后單獨見面,看起來太后是不愿意花時間和瑯嬅聊天的。她這幾天為了女兒的事都要著急的上火了,皇后還給她添亂。
但是當著眾人的面也不好拂了皇后的面子。兩人等眾人走后瑯嬅就直奔主題,說長公主的事情皇上早有安排,希望太后不要著急,而且這個安排對太后來說是好消息。
太后雖然不清楚弘歷的具體安排是什么,但是聽了瑯嬅的話之后也放心不少。
果不其然,大概半個月之后,永璉就帶著端淑長公主回到了大清。
眾人這才知道,宣稱在家養病的二阿哥原來是去辦大事兒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