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璉到達準格爾后,通過線人與端淑長公主取得聯系,姑侄兩里應外合,聯合出兵平息了準格爾的內亂。
在這次戰爭中,達瓦齊被殺死,端淑長公主也得以回朝。
這次姮綽的結局可是比劇情中好多了,最起碼不用嫁給仇人還給他生孩子,而且在原劇情中大清后來和準格爾又進行了戰爭,現在最起碼是可以避免了。
兩人回朝后,母女兩個抱著痛哭一場,太后這時才知道弘歷的具體安排。心想弘歷總算是做了一件讓他開心的事情。
太后心里對永璉也是感激不已,給他送了不少賞賜,就連見到瑯嬅,也不像原來那么冷臉,瑯嬅這次可是母憑子貴了一下。
永璉回來后,瑯嬅也放心下來了,雖然知道他帶了保命的藥丸,但是孩子第一次上戰場,瑯嬅心里怎么能不著急呢。
前朝的勝利沖淡了十阿哥去世帶給人的凝重氣氛。不過后宮就是如此,很快大家就把這件事忘記了,現在估計也就只有意歡還沉浸在她的喪子之痛中。
對于弘歷來說,十阿哥不是他唯一的孩子,作為一個父親,他傷心一段時間就覺得自己做的已經夠了,他才不會像意歡那么傷心。
不過倒是裝模作樣的給了意歡不少賞賜,估計是想緩解一些他的愧疚之心。但是意歡人家根本不在意這些。
意歡也是沉浸在愧疚之中,她越想越覺得是自己的原因導致的孩子夭折。后宮中那么多孩子都好好的活下來了,偏偏她的孩子出了問題,所以她覺得是自己的身體弱才導致的這種情況。
這一下子戀愛腦也清醒了,不再執著于弘歷給她的寵愛,每天吃齋念佛,不問世事,她的宮殿都快變成小佛堂了。
對于意歡的選擇,弘歷不是沒有勸過,但是不管用,就連如懿也來勸過,但是同樣不起作用。
最后弘歷也只能放任她如此了,畢竟他又不止意歡這一個女人,只是他覺得意歡漂亮又有才情,后宮中沒有她這一類型的女子,弘歷比較稀罕罷了。
這不,蒙古那邊又送來了一個女子。這次進宮的巴林湄若,跟之前那些蒙古女人不太一樣。
她從小在江南長大,骨架也小,完全沒有蒙古女子的高大粗獷,有的是江南漢女的溫柔嬌俏,在身形上就符合弘歷的審美,更別說人家有很聰明,不會那么不知情趣。
弘歷為了表示對她的重視,這次直接讓身邊伺候的姑姑去把她接到圓明園,而且直接下旨封她為穎嬪,這就是家世好帶來的好處。
雖說穎嬪自稱蒙古四十九部都是她的后盾的話比較夸張,但也是可以看出她在家中比較受寵,而且他們家在蒙古那邊應該也是有點實力的。
沒看沒有什么家室的婉嬪就算撫養了儀嬪的孩子,到現在了還是一個嬪位嗎,而人家進來就是嬪。
穎嬪在圓明園見了弘歷,果然一下子就受盡寵愛。試想一下,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對你表達出滿滿的崇拜之情,哪個男人能不迷糊。
這讓剛有點復寵之勢的魏嬿婉氣憤不已,但是人家要家室有家室,要寵愛有寵愛,她也不敢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