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位皇后,也就是歷史上的斷發皇后。
輝發那拉曦嵐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不幸的。可以說,除了在出嫁前的閨閣日子,她就沒有真正快活過。
原主父親并非朝廷重臣僅為佐領,但是她出生在滿洲貴族,在她之前,家族中就出了幾任皇后。
后來雖然落魄了,但是滿洲姑奶奶在家族中都比較尊貴。所以,年少時的曦嵐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她的幸福生活在在出嫁后就戛然而止了。
雍正12年雍正欽賜原主為寶親王弘歷側福晉,這一年她才15歲。
即無子嗣又欠資歷的少女被雍正直接封為側福晉,這其中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原主出身滿洲背景決定的。
這也決定了弘歷對她的不喜,因為她不是弘歷心中的側福晉,兩人之間既沒有感情,她的家族又不能為弘歷提供什么助力。
原主自嫁給弘歷起,生活就一直不太如意。若無雍正賜的側福晉封號,只怕日子會更凄涼,然而也正是有了這個封號,她的地位也更尷尬。
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寶親王弘歷向雍正請封將高氏于侍女中超拔為寶親王側福晉,這才是此時弘歷的本心。相比起原主,高氏顯然更得弘歷的喜歡。
如果兩個側福晉的名額都由他做主,那么原主也就無緣側福晉了。因為此時的格格富察氏已孕有一子一女按照資歷和子嗣,還有弘歷的喜歡,她是有資格封為側福晉的。
如果真是如此,倒還好,因為從原主的記憶中,林夏得知其實她也不愿意去給別人做側福晉的,她性格耿直,更適合做當家主母。
而原主的存在只給弘歷增加了一個不感興趣卻又不得不正視的女人,這比視而不見更令人心痛。
弘歷登基后,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19歲的曦嵐被封為嫻妃,是當時除了已故的哲妃之外的兩位妃主之一,地位次于貴妃高氏,與純妃蘇氏并列,是潛邸妃子中最年輕的一位。
表面上原主得到了相對高的地位,實際并非如此。高氏亦為側福晉,卻得到貴妃的封號。
原主與比自己地位低的格格富察氏、蘇氏同為妃,在本質上是一種怠慢。
而乾隆后宮連續十年的生育情況更說明了這一問題。
純妃蘇氏、嘉嬪金佳氏、貴人柯里葉特氏這些比她年長的潛邸舊人接連生育,原主卻一直沒有生下一兒半女。
乾隆十年元旦,貴妃高氏舊疾復發,正月二十三晉為皇貴妃,為其祈福,晉嫻妃那拉氏、純妃蘇氏為貴妃,已故的富察氏謚為哲敏皇貴妃。
此時,原主27歲,她嫁給弘歷已經12年了。青春的消耗僅換來個為他人祈福的貴妃頭銜且是打了折的。
當時貴妃高氏享有公主、王福晉和三品以上命婦向她跪拜朝賀的禮儀。
而原主的貴妃之位乾隆以初封即系貴妃與有嬪妃晉封者不同為由取消了貴妃那拉氏與蘇氏所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