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幾分鐘等到不太燙的時候,薛佳琪咬了一口,慢慢咀嚼著,欣喜的說道:“很好吃誒,感覺像干吃面一樣,不過比干吃面要香。”
“那當然,小時候吃個這都相當于是過年了。”李東笑著說道。
“你們小時候幸福多了,我跟你爸小時候那才叫可憐呢,白面膜都吃不上,天天都是紅薯面,經常吃的胃反酸水。”陳素芬說道。
從苦日子過來的人,對于糧食有種近乎苛刻的節省,吃多少都沒問題,就是看不得浪費糧食。
“我小時候家里窮,上初中以前都沒有穿過新衣服,都是穿的你大伯的舊衣服。衣服破了就補一個補丁,一件衣服至少都是七八個補丁。”李先進一邊炸馓子,一邊給李東講著他小時候的事情。
“有一年中秋節,好不容易分了半個月餅,不舍得吃。晚上睡覺的時候放在被窩里,想著明天再吃。結果等天亮的時候找不到月餅了,被老鼠給吃了,地上還有一些殘渣。
氣的我坐在床上哇哇大哭,哭的那叫一個傷心啊,誰哄都不行。你大伯不忍心,把他的半個月餅給我分了一半,我才不哭。”
“那時候物資緊缺,大家都窮的很,誰也不比誰家強多少,也不怕被人笑話。跟現在不一樣,有錢的人家富得流油,沒錢的人家混個溫飽。”
“城里可能好一些,畢竟是吃商品糧的,有國家供應著,再怎么著不會餓肚子。鄉下就不一樣了,餓死人的都有。”
“那時候一毛錢就能買六塊水果糖,上學只要五毛錢,可是五毛錢的學費很多人家都拿不出來。沒辦法就只能拖欠著,有時候一個學期都快上完了還沒有把學費給補上,老師就該去家里要了。”
“那時候女孩兒不受重視,像我這樣能把小學上完就已經是不錯的了,能上完初中的一個村也不一定有一個。大多都是上幾年認一些字就不上了,在老一輩人的觀念里,女孩子早晚都要嫁人的,上學也沒有什么用,還不如在家里幫著大人干活呢。”
“我跟你媽結婚的時候就只有兩間土坯房,屋里一張床,一個新做的木柜子,兩個板凳,連個吃飯桌都沒有,吃飯只能端著碗蹲地上吃。”
“等我進到食堂上班以后,咱們家的日子也才算慢慢好起來,最起碼不用餓肚子了。不瞞你小子啊,結了婚以后我的個頭還又長高了一點呢。”
“你們現在的生活在我們看來已經是神仙一般的生活了,想都不敢想。小時候我有時候就在想,什么時候誰一頓能讓我吃一個白面饅頭,我賣給他們家都行。現在別說吃一個白面饅頭了,一個饅頭掉到地上估計都沒有人愿意去撿,嫌棄臟。”
“跟你們說這些不是讓你們憶苦思甜,你們沒有經過過那段苦難的日子,再怎么說的情深意切你們也理解不了。
只是希望你們倆能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過日子沒有不拌嘴的,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所有問題都可以協商著來。協商不下來的也簡單,抓鬮,抓著什么是什么。”
“都是普通人家,小兩口過日子能遇到多復雜的事情?絕大多數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小事兒怎么解決都行,聽誰的都可以。”
“嗯,我知道的媽,你們放心吧。”李東率先表態說道。
“對啊,有什么事情我們倆都是商量著來的,目前為止還沒有什么事情是協商不了的。”薛佳琪笑著說道。
“那就好,現在你們才結婚不到一年,還屬于蜜里調油階段,以后等新鮮勁過去了,就是鍋碗瓢盆交響曲。過日子就是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再有錢的家庭也是圍著這些轉,只看你們怎么協調這種種的事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