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第二個問題吧,東琪這個名字是取自我和我媳婦兒倆人名字中的一個字,寓意就不說了。我的目標就是把東琪打造成國內乃至世界知名的餐飲品牌。
目前東琪餐飲下面只有米線、烤魚、燒雞和啤酒這四個單品,我打算的是讓這四個單品獨自發展,至于后面還會有什么單品以及有多少單品我不知道。”李東沉吟了一下說道。
常璐點點頭,這個跟趙甜甜說的一樣,并且她還知道李東的廚藝精湛,后續很有可能還會增加其他的單品。
“再回答第一個問題,既然要發展成知名餐飲品牌,光靠這幾家門店是不夠的,輻射范圍和影響力是很有限的,最起碼也得開遍全國吧,讓每一個地級市都至少有一家門店。
門店數量肯定會繼續增加,后面三年具體增加多少數量現在我還說不上來,因為沒有譜的事兒我不會瞎承諾,不是我的風格。但是我會把各自單品的盈利中拿出大部分來投資新的門店。”李東繼續說道。
“好,什么時候簽合同?”常璐想了一會兒直接問道。
“這么爽快?”李東詫異的看向常璐,感覺這姑娘做事情干脆果斷,是個能成事的人。
“因為與其在一家大型企業當財務,從專員干起,不知道多久才能熬到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還不如選擇一家初創期但是具有很大成長潛力的公司,萬一您的公司發展的突飛猛進,三五年以后成長為中大型企業了,那我這種元老級的員工怎么著也能撈個財務主管或者財務經理的職位吧?
我只有一個要求,如果您后續的發展達不到我的預期時,能讓我順利離職。”常璐說道。
“可以,沒問題,那以后東琪的財務就交給你了。”李東笑著點點頭,不僅沒有對常璐的要求感到不快,反而覺得高興。
有本事的人才敢向老板提出要求,而李東需要的恰恰是有本事的人。
簽下常璐以后,李東接著面試第二個人。
姜文婷,趙果果的同學,倆人是同一個專業但是不在一個班。
面試姜文婷的時候挺順利的,她并沒有對李東的公司發展提出什么要求。
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的高材生,姜文婷本來是入職了一家大型國企的,在工作了三個月后感覺國企里面的工作氛圍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同事之間勾心斗角,推諉扯皮的現象遠超自己想象。在忍受了三個月以后實在受不了了,直接提出了辭職。
正好在家休息的她接到了閨蜜趙果果的邀請,想著閑著也是閑著,就來看看唄。
一家只有四個門店總共員工不到七十人的餐飲公司,在她看來根本不需要人力資源部門,不過在了解到李東公司的發展速度以及李東的愿景后,她還是決定來看看。
經過與李東的一番暢聊,姜文婷爽快的簽下了勞動合同,成為李東麾下的又一員大將。
從法律意義上來講,李東目前有三家公司,經營東琪米線的東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和經營東琪烤魚的東琪餐飲服務有限公司。
東琪燒雞因為一直在米線店里進行銷售,沒有單獨成立運營主體,屬于東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單品。
第三家就是經營東琪啤酒的天青市東琪啤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