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倆之間還用說謝嗎?”薛佳琪嬌嗔道。
“那你做的好也得表揚啊。”李東笑著說道。
“表揚可以用其他方式,不要說謝謝。”薛佳琪抿著嘴說道。
一家四口來到附近的一家杭幫菜館,飯店的面積不很大,估計也就兩百個平方。此時店里已經坐了將近一半的顧客,生意看著還不錯。
選了一個靠窗的四人座,服務員拿著菜單走過來,熱情的招呼道:“您好,咱需要點些什么菜?”
“要一個龍井蝦仁,八寶豆腐,荷葉粉蒸肉,素燒鵝,再要一份莼菜湯。”薛佳琪跟李東商量了一下,沒點太多,同時照顧到婆婆不喜歡吃肉的習慣。
“杭幫菜以咸為主,略有甜口,主要特征就是清淡,很適合口味輕的人。”李東給老媽和薛佳琪面前的杯子里倒上熱水。
“嗯,是的。杭幫菜里還有一道叫花雞不錯,以前也經常吃,但是自從吃了你做的燒雞以后,就不太喜歡吃叫花雞了。”薛佳琪喝口水說道。
倒不是說叫花雞不好吃了,而是東琪燒雞的味道更讓她喜歡。
“各有特色吧,也不能盲目的覺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了。”李東謙虛的說道。
現在東琪燒雞的銷量越發好了,每天基本上都能穩定在一百二十只左右。
岳父那里,李東還是堅持每周送一到兩只燒雞,如果做有其他的吃的也一起送去。
小姑父那里,不固定時間送,也不固定送的東西,反正都是李東做的一些吃的。
“你能這樣想就好,天底下能人多的很。一個路邊攤做出來的某種食物可能就比你強,街頭巷尾有著大量的賣不同小吃的手藝人,很多都是做了十幾年幾十年的生意。”陳素芬說道。
她是賣米線、涼皮和涼菜的,賣了快二十年,沒有點看家本領也不會經營這么長時間。
“有些食物名氣很大,其實吃著不怎么樣。比如帝都的烤鴨我覺得吃著就一般,還沒有很多路邊的熟食店做的好吃。”薛佳琪說道。
“時間悠久,品牌已經深入人心了。去帝都旅游的人大多都會去嘗嘗,好吃不好吃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吃過了,是一種談資。”李東笑著說道。
類似這樣的“美食”有很多,比如帝都的豆汁,本地人很喜歡,外地人沒幾個喝的慣的。
大名鼎鼎的西湖醋魚,來西湖旅游的人里有很多沖著它的名氣都點了一份,那真是醋是醋,魚是魚,嚴重的名不副實。
還有李東老家的胡辣湯,喜歡的人是真喜歡,天天喝都喝不夠,李東小時候就是如此,再配上油條或者水煎包那簡直就是美味!
不過不喜歡的人是真不喜歡,喝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會喝了,薛佳琪就是其中之一。
過了有二十分鐘,服務員開始陸續上菜。
“媽,你嘗嘗這個八寶豆腐,營養豐富,口味清淡。”薛佳琪用勺子給婆婆先盛了一小碗。
“嗯,味道很鮮美啊,吃著不錯。”陳素芬接過來嘗了一口,不住的點頭稱贊。
“這里面放的有香菇和蘑菇來增加鮮味,再用雞湯進行熬制,鮮美異常,典型的養生湯。”李東喝了一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