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塊吧。不過,投的越多,成本越低。”李東回答道。
有些設備買一臺可以管理多個魚塘,規模上來以后就把成本攤開了。他深知養殖行業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只有不斷加大投資,才能提高規模化的產量和效益。
李先進聽后點了點頭,心中暗自感嘆著時代的變遷。他想起自己年輕時的艱苦歲月,那時候別說五百畝,就是幾畝地都要全家人辛辛苦苦地勞作一年才能維持生計。而如今,兒子卻能憑借自己的努力創造出這樣的財富。
“看來現在做農業也不容易啊,需要這么大的資金投入。”李先進感慨道。
五百畝就得投入五百萬,這個金額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投的起的。不過想到兒子還有一百多家門店,可以說是日進斗金,心里立馬又輕松起來了。
“爸,這是咱家的蔬菜大棚,現在只有兩畝,旁邊正在修建新的大棚,完成以后加起來就是十畝。”李東指著面前的大棚自豪地說道。
大棚里的蔬菜長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家里吃的菜基本上都是從蔬菜大棚里摘的,個別大棚里沒有的菜才會去超市采購。
而且這些蔬菜根本就不愁銷路,附近的飯店和小超市爭著搶著來提貨,有多少要多少,還都不用送。這種景象讓李東感到無比欣慰,他知道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這大棚看著跟咱老家那邊的不一樣啊,這玩意兒貴吧?”李先進好奇地撫摸著這鋁合金框架,眼中閃爍著疑惑的光芒。
“嗯,是要貴一點。”李東笑著點點頭,他不想讓父親擔心價格問題,所以輕描淡寫地回答道。然而實際上何止是貴一點,都貴好幾倍了。
但他明白,高投入意味著高回報,只要能夠保證蔬菜的品質和產量,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通過這個方式,讓自己的家人能夠吃上健康環保的蔬菜,這一點比掙多少錢要重要得多。
“哎呀!這生菜長得可真好啊,綠油油、水靈靈的,一看就知道沒打過農藥,純綠色食品。”走到生菜旁,李先進摸了摸眼前的生菜。
“可不是嘛,這些生菜看著都讓人眼饞。還有那西紅柿,紅彤彤的,一個個掛在枝頭,看著比超市里賣的好多了。現在大家都講究養生,吃自然長熟的才健康。超市里那些看著又大又紅的,不是被催熟的就是打藥打得太多,哪有咱自己種的放心呀。”李東笑著說道。
“對呀,咱這可是真正的有機蔬菜。哎,這是不是茴香?我記得你說過佳琪愛吃茴香餡的餃子,所以專門種了一些。你這小子,還真是疼媳婦啊。”李先進問道。
“是啊,佳琪最愛吃茴香餡的餃子了,所以我專門給她種了些。這茴香葉子嫩得很,包餃子吃著香噴噴的。”李東點點頭。
“對了,這雞毛菜已經可以摘著吃了,下面條的時候放上一把,味道特別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