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哥,喝茶來。我們哥倆比較投緣,您平時沒少提點我。”李東給譚寶國的茶杯倒上茶。
“跟哥哥客氣什么啊,咱都是自己人。你嫂子天天囑咐我,讓我跟你多在一起玩,跟你好好學學。”譚寶國哈哈笑著說道。
有一回李東從天海市郊摘菜回來,走到半路上接到譚寶國的電話讓一起喝茶,當時李東沒有什么急事兒就去了。
最后倆人喝完茶分開的時候,李東把后備箱里剛摘的蔬菜和剛殺完的一只雞給了譚寶國。
這事兒讓譚寶國的媳婦兒知道了,譚寶國就把李東的一些事情給媳婦兒說了下。當他媳婦兒知道李東的一些事跡時,幾次三番的囑咐他多跟李東這種模范丈夫學習學習,少跟那些狐朋狗友一起去泡腳。
“譚哥,你不是說找我來有事兒嗎?”李東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然后放下杯子,轉頭看著坐在對面的譚寶國。
他剛剛從產業園區回來,去查看了一下東琪精釀啤酒廠以及供應鏈的建設情況,接到譚寶國的電話后就匆忙趕了過來。
譚寶國笑了笑:“確實有點事情要找你商量。我有一個朋友,專門從事投資行業,恰好手里有些資金,但近期又找不到合適的投資項目。我跟他聊過你的東琪餐飲,他對此非常感興趣,希望能與你結識并成為朋友。”
不等李東說話,譚寶國又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我得事先說明,這并非為了投資,也沒有其他意圖。你應該了解我的為人,我只是覺得你們可能會有共同話題,可以互相交流交流經驗和想法。畢竟,我們都是搞企業的嘛!”說完,他哈哈大笑起來。
李東微笑著點點頭,表示理解。雖然他目前并不需要外部投資,但多認識一些人脈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且,譚寶國介紹的人想必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于是,他欣然答應道:“沒問題,那我就期待與這位新朋友見面啦!”
老板的朋友都是老板,打工的朋友都是打工的。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如何,不需要聽他怎么說,畢竟有的人吹牛不打草稿,你分辨不出來真假,只需要看看他結交的朋友就能找到答案。
“行啊,譚哥的朋友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多個朋友多條路嘛。”李東笑著點點頭。
從跟譚寶國認識以來,李東跟著譚寶國結交了五六位好朋友。這些朋友來自不同的行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背景和經歷。
其中,有做糕點連鎖的朋友,人家的品牌已經在天青市、天海市范圍內擁有數十家門店;有做汽車經銷商的朋友,他們的車行代理著各種知名汽車品牌,當初薛佳琪給李東買的路虎就是在人家旗下的門店里買的;
有做外貿的朋友,他們的業務遍布幾十個國家;有做絲綢、瓷器的朋友,他們的產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還有做珠寶首飾的朋友,對于珠寶方面的了解和認識那是專家級別的。
雖然這些朋友都不是那種富甲一方的大富豪,但在各自的圈子里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的身家都在億萬級別以上,擁有著廣泛的人脈和資源。通過與他們的交往,李東不僅開闊了眼界,還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