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珀菲科特的衣柜里就有一些老管家從布蘭德利斯莊園里刨出來的祖傳服飾,有些裙子是珀菲科特的奶奶的奶奶穿過,而有些傳統維克托亞男裝則是她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那一輩置辦的。
可想而知,就算工業化時代生產力提升,衣服確實多起來了,但愛惜衣服,一件衣服幾代人穿依舊是一個傳統。
甚至于在原世界,珀菲科特也不是沒經歷過自己小時候穿自己老爹衣服的時代,主打就是一件衣服穿十幾年都還保養的和新的一樣。
所以十分之一的價格只能租一個冬天,這是真的很不便宜。
珀菲科特之所以要這么設置門檻,為的還是杜絕一些想要貪小便宜的人,以及幫助一些有需要、但又礙于自尊不愿意表現出自己需要幫助的人。
因為珀菲科特除了規定了近似于高昂的租金之外,她還設計了一條補充規則,那就是一個冬天以后,租衣服的人可以用相當于衣服總價三分之一的價格買下這件衣服。
也就是說,租衣服的人先用衣服價格十分之一的租金穿一個冬天,然后再花三分之一的價格把它買下來。
這樣一算就會發現這確實是慈善了,因為市價三分之一的價格買一件可以過冬的棉服,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都還是可以負擔的,而且他們也不會有那種被羞辱的感覺。
這樣既照顧了他們的自尊,也讓他們真的受到了幫助。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人愿意在租衣局花一點錢租幾件過冬的衣服,好讓自己的一家人能夠過一個舒服一點的冬天。
而這些租衣服的人,也都在心里默默的感激著珀菲科特,感謝她設立租衣局,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畢竟,對于這些人來說,他們真的沒有太多的錢購置過冬的衣物,需要省著過日子的人實在是拿不出很多錢來買衣服。
而現在,過去一件衣服的錢就能租來十件衣服,足夠一家老小過冬了。
所謂租衣局,最初源自于珀菲科特看到安妮長公主衣柜里那堆積如山的一次都沒穿過的“舊衣服”所產生的想法。
只不過當時珀菲科特的想法是組織慈善義賣,將這些長公主不穿的“舊衣服”拿出去拍賣,換取慈善資金之后用于改善朗頓的貧民生活。
這其實和原世界慈善基金的做法大同小異,都是拿點什么東西出來拍賣,然后用拍賣所得做慈善。
只不過原世界這種所謂的慈善拍賣基本上和洗錢差不多,只能算是一種給富人臉上貼金的社交,而所謂的慈善基金也很大程度上就是用來避稅的。
至于說他們真的做了多少慈善?
不好意思,動保救狗都已經形成專門的產業鏈,有人從其他地區收狗到專門的地方投放,然后慈善基金的人再來進行所謂的“救治”,從而向當地政府騙取補助。
真正助人的慈善就可想而知了。
珀菲科特記得在原世界曾經有人做過一個非常諷刺的視頻,那就是慈善基金在非洲資助所謂的窮苦孩子去讀書,結果那個孩子是當地的關系戶,天天可樂喝著、空調吹著,有需要了就在鏡頭前面演一段,然后拿著高額的補助看著真正餓到皮包骨頭的孩子連一口干凈的水都喝不到。
珀菲科特要做的當然不是這種慈善,她搞出來的租衣局是正兒八經要做實事的。
其主要的運作模式確實和原世界的慈善機構確實沒太大區別,但本質上卻是一個直屬于北境領主府的半官方性質的私人產業。
因為所謂的租衣局,是完全歸屬于珀菲科特本人的產業,只不過因為珀菲科特本人的特殊身份,才具備了一定的官方性質。
這個租衣局的主要運作模式雖然和原世界的慈善機構相類似,但珀菲科特在建立這個機構之初就明確它不接受任何捐款,所有的運作資金都由領主府撥付。
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確保這個機構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運轉。
至于說租衣局如何做慈善,這就屬于珀菲科特的一點個人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