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的肌肉結構顯然試圖結合兩者的優點,但卻缺乏必要的生理支持。
答案藏在飛龍破碎的胸腔深處。
它的心臟并非鳥類或哺乳類的四腔結構,而是由六個囊室串聯成的管狀器官,泵血效率直逼昆蟲的開放式循環系統。
更詭異的是附著在脊柱上的墨綠色腺體——這些腺體不斷分泌熒光物質,顯微鏡下可見其與肌纖維中的線粒體深度融合,將化學能轉化為生物能的效率提升了至少五倍。
飛行的能量消耗極高。
蜂鳥的代謝率是哺乳動物的十倍以上,而飛龍的代謝系統顯然試圖通過改造腺體和心臟結構來彌補這一缺陷。
然而,這種強行嫁接的代謝引擎顯然無法長期維持。
“強行嫁接的代謝引擎。”珀菲科特冷笑。
飛龍的胃囊殘留物顯示,它們以高能礦物晶體為食,這些晶體在腺體中被分解為銀藍色燃料,既支撐飛行所需能量,又成為噴火器官的彈藥。
當她切開噴火導管時,殘存的液體接觸空氣瞬間爆燃,在解剖臺上炸出一團青白色火焰。
珀菲科特后退半步,任由火焰在燃燒了一陣之后自然熄滅。
自然界中,噴火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生物特性,甚至可以說在原世界絕對不可能進化出會噴火的生物。
某些昆蟲(如放屁蟲)可以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高溫氣體,但規模遠不及飛龍的噴火能力。
飛龍的噴火器官顯然依賴于某種外部能源(如高能礦物晶體),這進一步證明了其非自然起源。
巨龍雖奇幻,但其肌肉、骨骼與噴火器官尚符合生物學邏輯——強健的胸肌對應飛行需求,噴火本質是甲烷腺體的高效燃燒。
而眼前這飛龍,卻是將蝙蝠的骨架、昆蟲的肌肉、某種改造的能源系統粗暴糅合,如同孩童用碎布拼湊的畸形玩偶。
“自然進化呵。”她擦凈手術刀,眼底泛起冰冷的譏諷。
若將巨龍比作演化長河孕育的瑰麗結晶,這飛龍便是某種外力強行拼合的傀儡。
每一處器官都在尖叫著“不可能”,卻又因某種力量強行運轉。
如果這是自然演化的產物,那珀菲科特可以把生物進化論一頁一頁的撕下來吃掉。
自然界如果能夠演化出如此離譜的生物,那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個世界是個腦子有病的蹩腳程序員設計的,用一堆bug拼湊出來能跑的程序才會誕生出如此離譜的結果。
但凡是個正常的世界都不會出現如此離譜的東西,它只可能是人造的,或者說‘神造’。
珀菲科特更傾向于這是某位神靈的造物,比如說第二代智慧之神,也只有和煉金術強相關的他有可能制造出這種東西了。
實驗室的門悄然開啟,寒風卷著冰雪的氣息涌入。
珀菲科特望向窗外懸浮的浮空城輪廓,指尖無意識摩挲著刀柄。
這些飛龍的“設計漏洞”,或許正是某種挑戰——而她會用更精密的煉金術,將這份扭曲的造物徹底解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