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喬蕎三人頓時有些動容,他們都是紅旗下的好青年,比不得我這等忘恩負義的禽獸。
喬蕎更是吃軟不吃硬的主,若是秦軍用強,或是進行道德綁架,她只怕還會不悅;可這些漢子都是一副視死如歸、愿為后人犧牲一切的壯烈氣概,她反而要被打動。
“好漢子!快快請起!”
“始皇雖未親至,你等言語之間,卻敢以始皇之名,言懇求之事,足見汝等赤誠、始皇胸襟。”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千古一帝,如雷貫耳,我等后人無不仰慕。”
“今天下危亡,蛇魔環伺,倘若吾儕坐視不理,復有何顏面而對先祖乎!”
果然,喬蕎一聽這話立即上頭,快步向前、連連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張立明和我對視一眼,我也只得放下手,示意楊鋒一起跟上喬蕎。
也不知道是不是秦始皇算準了喬蕎吃這套,所以才派了這個一看就是憨厚人的巨漢將軍來說這番話。
十幾個老秦人穿越千年時光,為了人類的延續轟然跪地、齊聲吶喊的景象,看得我這魔頭都有些動容,何況是那些一腔熱血的好人了。
不過他們愿意做好人,我可不會愿意。
從一開始我就是蛇魔那邊的。
只不過蛇魔千萬年后吸干世界的滅世行為不夠“藝術”,也不能體現人類自我毀滅的傾向,所以才需要我提前做些努力。
跟上秦人的步伐,我們穿過了那條建筑在山體當中的甬道。
也不知道這是地下多少米深,看來先人的建筑智慧的確神奇。
帶路的秦兵都沒有使用火把,而是隨身攜帶著一些類似夜明珠的照明用具。
那些石珠的光芒并不強烈,只是微微放射著黯淡的亮光,在晶體的折射下產生藍的綠的奇奇怪怪的顏色,讓我總覺得這東西像什么放射性元素。
路上,那個方臉虬髯的巨漢將軍自稱劉旋,是秦軍精兵“銳士”的將領,曾經肩負秘密任務獨自走出皇陵,了解過外界的發展。
而這些復蘇過來,在地下逐漸活躍起來的秦兵,都是“秦銳士”中的精英戰士,也是始皇帝最忠誠的軍卒。
我們剛剛出現的地方,則是地宮中用水銀仿造外界江河湖海的一處秘境,供地下的秦人散心散步、懷念地上風光,而那山壁之后就是皇帝所在。
為了防止后世宵小之輩盜掘,秦始皇不僅將主體皇陵修建得恢宏偉岸、機關重重,而且將他自己和俑中人沉眠的地方,修建在了陵墓主體之外的地方。
史料《漢舊儀》曾記載,修建陵寢時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修筑驪山陵墓的七十二萬人不斷勞作,挖掘極深,似乎已經達到了大地的底端。秦始皇聽后,又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此處的“旁行三百丈”,其實就是始皇帝命令修建者在陵墓之外的地方另開一個秘密空間,供他和俑中人大軍隱藏,完成最后的轉化。
這樣一來,主體的秦始皇陵就成為了俑中人藏身之處的掩護。
后來的人無論是出于向始皇復仇的目的破壞皇陵,還是單純為了財寶而來盜掘,火力都會被吸引到主體陵墓,而不會影響到俑中人們的沉眠。
秦始皇本以為百年光陰足以完成自己的初次轉化,技術成熟后就可以推廣到全人類,但他沒想到這一睡就是兩千年。
很快,幽暗的甬道就被穿過,明艷的寶光撲面而來,竟然讓人隱隱覺得有些刺眼。
出口之外,寬可跑馬的道路遙遙鋪向前方,道路兩邊每隔十米便有一位秦兵持戈而立。
“恭迎義士!”
見到我們出來,秦兵整齊劃一地以戈觸地,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迎接之聲。
這一段馬道其實不長,粗略看去只有五十余米,兩邊秦人也不過兩手之數,但他們的吶喊中充滿了身經百戰的肅殺之氣,以及忠勇壯士的熱血沸騰。
因此僅憑十來人的吶喊,在這寬不過十米、高不過十丈空間內的地底回音下,居然好似千軍萬馬般壯闊巍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