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回頭看,那經行處的紋路紛紛鮮活起來。
之前走過的地方,那些我認不出來的東西起初是細菌和藍藻等生命,因為完全不像動物而沒有被我認出。
然后是化石形狀十分奇怪、望之不似地球生物的“埃迪卡拉生物”,它們是迄今為止古生物學家依然在探索的未知生命體。
最后,才是我腳下的三葉蟲化石,最著名的遠古生物之一。
這條路,就是地球生物的進化之路!
地球萬物的化石,是以時間從早到晚的順序出現在我們腳下,正以灰白的緘默訴說著無言的史詩。
放眼漫觀,我已見了前路有菊石,有奇蝦,有鄧氏魚……乃至鯊鮫龍獸,隱約無數。
天地蒼茫,古今無量。
人雖然暫時站在了地球甚至宇宙生物的巔峰,可又能輝煌幾時?
我們的文明放在地球生物史的時間尺度上,也不過一瞬之間。
若把地球演化歷史濃縮為1天,讓地球在午夜0點形成,那么7小時后,最早的單細胞生物才出現。
爬行類動物和昆蟲類動物,在常識看來是極為常見的物種,在生物學上也可以說是演化極為成功的進化贏家,然而它們也是在22:00才首次出現。
無敵的現代人類,則是直到一天終末的24:00的前1秒,才剛剛出現的。
而我的生命,我24年的生命,又算什么呢?
如果取地球歷史為46億年,那么24年只是其中的億分之0.52,大概是兩億分之一。
即便我是人類的宿敵、是一個種族的癌細胞,更有著無比驕傲和狂霸的內心,但在自然的恢宏偉岸面前,我心中依然只有折服。
天地何茫茫呀!
腳步放緩,兩眼放空,我不由得又背起雙手,即興吟哦起來。
“混沌如雞子,鴻蒙未顯生。”
“盤王揮巨斧,天地與時增。”
“何須為盜火,誕育沸湯中。”
(有觀點認為生命起源于海底火山活動產生的熱能水域,系從地質運動的熱石柱中生發。此處上句引用“普羅米修斯盜火”的神話,下句則采用了該觀點。)
“罔謂滄桑變,萬載不聞風。”
“偶然出泥沼,乾坤始蕩通。”
“浮沉年無計,熙攘孰先登?”
“海天一時闊,石土物咸亨。”
“龐然及細小,紛擾幾交更。”
“魚龍皆漫衍,禽獸亦廝攻。”
“蒼茫有靈長,倏忽啟哲聰。”
“鑿骨新開刃,鉆木老煲羹。”
“兩手方摩弄,放眼量星空。”
“驅雷及策電,星月易相擁。”
“俄頃風云變,霎時閃電轟。”
“風云變,閃電轟,數番煙雨又迷蒙。”
“立地頂天寫作人,復與蟲豸是親朋?”
“曾記否翩翩化蝶莊周夢,便模糊赫赫王公田舍翁。”
“回首桑田滄海千萬載,唯有一輪日月自西東。”
“看遍他幾風幾雨來時路,莫做了曇花一現太匆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