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毫無遲疑地放松了精神,任由“青龍”檢視。
就算被設下什么心理暗示或者精神控制也無所謂,因為我相信“朱雀”和“青龍”都不可能背叛狄奧大人。
那個女人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和實力,能夠讓身邊的人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她。
何況天命已經讓階梯教派聚齊了青白朱玄“天之四靈”,這也就證明至少我們四人是絕無可能背叛狄奧的。
盡管狄奧大人對[命運]的定數不屑一顧,但經歷了這么多的事情,我確實相信冥冥之中有一股并非[定數]的[引力]在吸引著我們匯聚于此。
至今為止,我已經用過了八次說話的機會,距離命定的九次只剩下最后一次。
毫無疑問,我要把最后一次機會留給自己的主公,留到和狄奧大人見面、真正互訴衷腸的時候。
直到此時,我才發現自己原來還沒有想好究竟該說些什么。
我從被她拯救開始就默默關注著她和教派的發展,可在狄奧大人的眼中,恐怕我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吧?
我對她的感情經歷了從震撼到恐懼,又從恐懼到期許,最終轉化為認同的過程——可相比之下,我在她眼中還是一個陌生人。
也許她會模糊地記得那只小白虎,但我現在即便返本還原,也不再是小虎的形象了。
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感受到了如此不知所措的感覺,這感覺無關恐懼和迷茫,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與心中仰慕許久的人相處。
這種感覺并不像發情期的沖動那樣簡單、純粹,它是一種如夢似幻、若有似無的粉色悸動。
我開始變得焦慮而煩躁,會無意識地對周圍各種不知所謂的東西哈氣,因為我的神志都在思考著未來的相會,沒有多余的心思去管轄身體本能。
人類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許這就是“關心則亂”吧。
又有人云“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原來是這種感覺嗎?
最后還是“青龍”解答了我的困惑。
“你認為人或智慧生物的獨立人格來自哪里?”
“在我看來,我之所以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是因為我有著屬于自己的記憶,和由這些經歷和記憶塑造出的人格。”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一樣,所謂眼緣就是人格氣質的相近。能成為知心朋友,則是相處中的共同經歷深入展現了雙方的人格性質,從而讓雙方都能確認對方就是自己的知音。”
“所以你無需擔心狄奧大人還‘不認識你’的問題。既然你和我們是一樣的[同道],那你便和狄奧大人也會有相同的共鳴,而這共鳴會在你們真心相處的時光中不斷印證,最終形成牢不可破的羈絆。”
“不必忸怩,無需焦慮,更不要患得患失。”
“拿出你最放松最真實的一面,順其自然地去和她相處——你們之間獨一無二的回憶,自然會使你們成為無可替代的好友。”
“青龍”這個男人……或許是窺探過我內心的緣故,他的話的確解答了我的問題。
是啊,狄奧是我自己經過多年考察和思考之后,才決定要追隨的主公,這些紛雜的心思的確是“精神內耗”了。
我和“青龍”、“朱雀”之間就很合得來,狄奧大人和他們倆更是親密無比,這本就說明我們四人之間的氣場是相合的。
狄奧大人會喜歡我,我也會在追隨她的過程中得到真正的安心,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