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軍繼續攻打益州,劉焉難免負隅頑抗,若是如此,天下九州諸侯紛紛效仿,以為朝廷無他們容身之處,戰火紛擾百姓受難,臣以為這也并非是陛下還有涼王想要看到的。”
“涼王歷來愛民如子,陛下也是仁圣之君,若有不用動刀兵便可平息的辦法,豈不是美哉?”
“又何苦再動用刀兵?”
楊彪句句話也在理。
能不用動兵戈就收復土地,收攏權柄當然是一件好事。
可是。
劉辯還是有些略顯稚嫩的臉上帶著思索之色。
“司徒說的固然有理,但朕擔心劉焉反復。”
“益州之地,山高路難行,處處懸崖絕壁,從漢中征伐已經是最近之路,就算是如此,所要調配的糧草兵械還有徭役兵馬都極為費力。”
“漢中太守蘇固從去年秋天便已經上奏朝廷準備對劉焉的戰事。”
“準備至今已經過去了半年這才發動此次征伐,若是劉焉只是為了拖住朝廷的進度,先讓朝廷撤兵,然后再行用什么稱病,路難行的借口搪塞朕,搪塞朝廷,那且問司徒,此次的諸多準備豈不是付之東流。”
“消耗的糧草兵械以及準備的時間不就又要白白浪費?”
“雨季馬上就要到了,一旦雨季暴雨來襲,那通往川蜀的蜀道便更是難行。”
“朕不是不給劉焉機會,朕可以現在下令讓大軍停止對他的攻打,但是也僅限于停止。”
“大軍停止征伐之后,限劉焉一月之內必須返回長安。”
“否則的話,大軍依舊會繼續攻打劉焉,直至將他捉拿回到長安。”
“另外......”
劉辯看了看楊彪說道:“楊司徒。”
“臣在。”
“朕知道你是輔國良臣,但讓朕下達軍令這種事情,楊司徒就不要再提了。”
“調動天下兵馬,都乃是涼王的權利,就算是朕,也一樣無權過問。”
楊彪低著頭,眉頭一挑然后叩拜在劉辯的面前:“臣明白。”
劉辯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收起了面前的奏章。
“另外一本呢?”
楊彪立刻將另外一本送上說道:“是幽州捷報......三月末,張遼等人率領大軍抵達幽州,合兵幽州刺史劉虞之后一路向遼東推進,目前已經攻破盧龍塞......”
.............
是夜。
長樂宮西門。
一名年輕的宮女正隨著領路的太監一路朝著西側的未央宮準備前去執勤。
走著走著,宮女忽然感覺到身后好像多了一個人,于是回頭觀望了一眼。
果真,不知道什么時候身后竟然多了一名小太監。
見到身后跟著的小太監的時候,走在前面的那名宮女眼神忽然一變。
小太監沒有說話,而是從袖口當中拿出了一樣東西,隨后塞給了小宮女。
宮女低頭看了一眼,然后立刻塞進了衣袖。
“東西收好,盡快行動。”
小太監低聲說了一句之后,便立刻轉身隱入了旁邊宮殿漆黑的回廊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