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烈焰高懸頭頂,陽光穿破云層,從無云的縫隙當中灑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兩萬黑甲大軍沿著長安周圍護城河三里之外鋪展開來。
玄色的驚旗在北風當中獵獵翻卷,旗面進獻繡就的‘董’字若隱若現。
大軍陣前最前來的持戟武士的甲胄泛著冷鐵的寒光,三棱箭簇般的陣型尖端的鋒芒指向了長安南門。
數丈高的云梯被數十名赤膊著上身的力士扛在肩膀上,只要沖鋒的號角聲還有戰鼓的聲音響起,他們便是第一批沖向長安的勇士。
青銅戰車前方的戰馬不安的用前蹄刨著地面上堅硬的沙土,似乎已經嗅到了等下即將浸透這片沙地的鮮血腥味。
在最前排持戟武士的身后,是一個個巨大的床弩。
三五士兵正在轉動絞盤,將足足有嬰兒手臂粗細的弩箭掛上膛。
丈余長的弩箭在夕照下泛著青芒。
這種用精鋼打造的新式兵器,據說能貫穿三重包鐵城門。
此時的董卓已經從軍陣最前方轉移到了中軍,正站在一輛戰車上環顧著戰場的周圍。
當看到李儒乘坐的馬車穿過大軍的時候,董卓一直緊繃的面色這才緩和了一些。
馬車停下,一身黑色官袍的李儒從馬車上走下來,還不等董卓走下戰車的時候,李儒便三兩步急走來到了董卓的戰車跟前,然后立刻伸手攙扶住了董卓的手臂。
“將軍。”
李儒扶著董卓的手臂走下馬車。
董卓從戰車上下來之后,先是上下認真的打量了一番李儒,然后露出了笑容輕輕的在李儒的手臂上拍了拍。
“文優,一別數年,身體可還健朗。”董卓笑著問道。
李儒弓著腰,身體主動的矮過董卓恭敬的說道:“勞煩將軍掛念,文優一切都好,將軍可還好?”
董卓笑著點頭:“當然好,有羽兒這樣的女婿,日子現在過的自然舒坦。”
“以前那些都不用正眼看咱的,現在見了咱,都要畢恭畢敬的叫一聲驃騎將軍。”
驃騎將軍乃是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置。
在此以前并無驃騎將軍一職。
以霍去病為之,金印紫綬,位同三公。
后各代沿置后,有時加‘大’,可稱“驃騎大將軍”。
驃騎將軍為二品或從一品,一般低于大將軍,但唯有霍去病任驃騎將軍,俸祿與大將軍相等。
換言之,驃騎將軍一職只是比大將軍低一等。
董卓最早先不過就是一個隴西臨洮本地的小吏。
之所以能一步步走上來,是因為治理當地羌族有功。
說白了,董卓這樣的出身,如果沒有意外,沒有亂世的情況之下,董卓這一輩子都不可能有將軍的封號,也不可能躋身權力的巔峰。
比起關隴士族,還有關中士族,董卓這種出身能做到并州刺史,就已經是這輩子的頂點了。
如果不是如此,董卓也不至于去了幾次洛陽,連司徒袁隗的府門都沒有進去。
董卓在擔任涼州刺史的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這輩子有機會能成為主政一方的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