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
來到段羽面前的棗祇立刻單膝跪地雙手抱拳作揖。
而從馬車上走下來,身上穿著游走著金線王袍的段羽則是還不等棗祇跪下的時候便雙手將其攙扶住了。
“玄方免禮。”
段羽將棗祇攙扶起身之后上下打量著棗祇。
賞賜追擊呂布的時候因為太過于匆忙,也是因為得到了戲忠的死訊,所以段羽幾乎是一刻都沒有停留,因此因并未見到棗祇。
“玄方,自從賞賜分別,本王與你已經有三載未曾相見了吧。”段羽一邊感嘆,一邊輕輕的拍了拍棗祇的目光。
初見時,段羽不過一刺史,歷經數年,段羽如今已經成為了涼王。
而棗祇也成為了繼任段羽之后的第二個涼州刺史。
“是的王上,卑職已經有三年沒有見過王上了。”棗祇一邊感嘆,一邊擦拭眼角的酸澀。
段羽用力的拍了拍棗祇的肩膀,然后點頭說道:“當初一同來到涼州,若無玄方屯田之策,便無涼州百姓今日之安樂,也無天下之承平,玄方之功,當屬蓋世。”
“數年不見,本王見玄方身體比以前結實了不少,心中寬慰。”
“涼州苦寒,玄方當保重身體才是。”
歷史上戲忠還有棗祇兩人都是曹操早期最大的功臣之一。
但也同樣都是曹操的意難平。
兩人一樣早期為曹魏爭霸打下了夯實的根基,卻也同樣都是英年早逝讓曹操悲痛不已。
所以在來到涼州的時候,段羽就告知過戲忠還有棗祇的身邊人,一定要照顧好兩人的健康問題。
可是段羽萬萬沒有想到,就算是如此,還是沒有能改變戲忠英年早逝的命運。
看到棗祇,段羽便想起了戲忠,心中難免悲哀。
“志才與你,一個在涼州,一個在西域,都是本王掛念所在,有你們,本王心中無憂。”
“本王還想著,什么時候西域安定了,就將志才接回中原,可是萬萬沒有想到......”
說到這里,段羽不禁咬緊了牙。
“王上,志才能為王上盡忠,是志才的榮幸,去年的時候,志才來涼州我們徹夜長談,志才還說王上乃是乃是千百年不出世的曠世之才。”
“大漢有王上是大漢之幸。”
“天下百姓有王上是天下百姓之幸。”
“能為王上效力,也是微臣和志才之幸。”
“能為王上盡忠,能為大漢效力,看到王上為大漢開疆拓土并且成為大漢的守土之臣,志才死而無憾了。”
這一番話讓段羽很感動。
但段羽依舊還是搖了搖頭。
“本王要的不是你們的盡忠,本王希望你們能永遠的被銘記于史書之上并且都得到善終,志才的死,本王有錯。”
“好了好了,不說這些了,先入城吧。”
段羽拉著棗祇的手,然后一同走向遠處的城池。
..................
酒宴算不上豐盛,因為棗祇也不需要用這種形式上的態度來表明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