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20,四千字!】
【補20,四千字!】
【補20,四千字!】
十月中旬的夷陵,長江水勢漸緩,江面浮動著深秋的冷霧。
經過多日的布置,賈龍還有鐵石頭等人基本上將大營全部修建完畢。
沿江南岸,數十里聯營排列在江邊,前后首尾相連龐大無比,遠遠的看去,就好像是一頭黑色的洪荒猛獸橫于江面的對岸一樣。
戰旗獵獵,刀甲映寒光,江風卷著肅殺之氣。
數日前。
身為先鋒水軍的甘寧已經麾下的三千水軍搶占了虎牙灘,并且在虎牙灘修建了一座水寨。
荊州軍擅長水戰,水軍更是比陸路的大軍還要多。
所以搶占有利地形,并且安營扎寨就是賈玲還有鐵石頭來之后的頭等大事。
隨著日出升高江面上的冷霧逐漸褪去。
露出了夷陵城下游,的虎牙灘水寨。
200艘戰船橫江布陣。
但其中多數都是小船,并無大船。
“雁翎陣”內,50艘艨艟居中,兩翼輕舟走舸展開,封鎖江面。
江上浮橋:以鐵索連舟,上鋪木板,可快速運兵至江心沙洲。
三十艘走舸滿載魚油干草,隱蔽于蘆葦蕩中。
隨時應對準備沖陣的荊州水軍。
水寨木柵外插滿倒鉤鐵刺,防止荊州軍夜襲。
岸邊高地設霹靂車二十架,射程覆蓋江心。
兩軍對峙兩岸地形荊州軍占據的地形廣闊平坦,大軍可以從容的展開。
但段羽麾下漢軍此時所在的江北則是山地居多,不利于大軍展開。
因此這才沿江邊來修建營寨數十里連營。
而段羽麾下引以為傲,視為最強戰力的涼州騎兵此時也難以施展。
荊州軍提前搶占地形,意圖就是將北側多山的地區留給段羽麾下的漢軍,讓其難以集中修建營地并且從容的展開騎兵。
不過在來之前,賈龍早就通過斥候了解了這個情況,并且做出了布置和調整。
涼州騎兵很顯然不可能在初期發揮什么太大的作用了。
畢竟兩軍現在隔江相望,重點還是在于水戰。
只有徹底過江,然后推進到南郡的平坦地帶,那時候才是騎兵施展的時候。
所以趙云現在率領的輕騎主要的任務就是游弋策應,隨時準備應對荊州軍有可能的偷襲。
當然了,這種可能不太大。
畢竟段羽麾下的漢軍威名擺在這里,若是能防得住,就已經是萬幸了。
有幾個有膽量來偷襲的。
此時段羽麾下漢軍駐扎的江南丘陵五龍坡。
趙云率領的五千輕騎就駐扎在此地。
此地居高臨下,隨時可以觀察沿江以南所有漢軍主戰的營地。
每十里設一烽燧,只要發現有荊州軍開始渡江,占領在高處的趙云就可以立刻下令點燃烽燧,然后通知下方駐扎的漢軍,并且還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派遣麾下的輕騎馳援。
江面上有甘寧的水寨攔截和水軍警戒。
山頂上有趙云率領的輕騎充當斥候警備,又有快速支援。
一高一低相輔相成為大營提供了安全保障。
當然,除了三千水軍還有五千輕騎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賈龍還有鐵石頭兩人統領的步卒。
這才是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所在。
所以大營的布置也十分的嚴謹和講究。
自虎牙山至荊門山沿江南岸一線。
高大的營地大門數十座屹立在沿江南岸。
雖然沿江南岸多山區兵力難以集中,但好處就是,因為山多,所以樹木也多。
修建營地所用的樹木從營地后方不遠處就能砍伐。
因此修建營地的速度極快。
蜀中士兵除了擅長山地作戰之外,修建營地還有道路也都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