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唄。”鄧沙想當然地說。
“想辦法拆穿謠言。”鄧姹說,然后直撓頭,“關鍵如何拆穿我還沒想到。”
鄧晨沒有否認他們的措施和建議,而是自顧自地說道:“銅鏡二兩銀子一面,平民百姓買得起嗎,玻璃鏡一百兩一面,老百姓會買嗎?”
鄧姹和鄧沙一起搖頭。
“玻璃鏡定位就是奢侈品,面向的是世家大族的千金和貴婦,我們賣了三天多了,每天近兩千面玻璃鏡,六千面的量已經差不多了,所以說,首先他們打錯了算盤。”
鄧姹一頓點頭,她剛掌握了算盤;鄧沙一臉懵逼,算盤是什么東西,你說的是啥意思啊。又不好打斷了問,特別是看到一個十歲的小丫頭都懂了,更不好意思問了,無關尊卑,而是顏面。
“所以,我們首先把銅鏡降價,降到老百姓都能買得起,一錢銀子一面。記住,鄧莊不賺老百姓的錢,只賺達官顯貴的錢。其次積極拓展外地玻璃鏡市場。最后貼出告示,就說由于生產能力不足,為了保障長安市場供貨,在本地停售玻璃鏡,但是樣品不撤也不賣。”鄧晨接著說道。
前面的話,二人都聽懂了,可是后面的話都疑惑了。鄧姹是沒那么多心思,不懂就問:“阿翁,為什么停售啊?”
鄧晨想了想,真不好解釋。試著說:“姹兒,你記住,人們只相信他們愿意相信的東西。還有就是你越是讓他們容易得到的,他們反倒認為不是好東西;相反,越是讓他們不容易得到的,他們反倒覺得可能是寶貝。人們只相信自己的判斷,不相信你直接告訴他們的東西。”
二人琢磨半天,鄧姹先反應過來:“哦,就是讓他們有銀子也買不到,自己判斷得出結論來:這玻璃鏡是寶貝。”
鄧沙也恍然大悟道:“對對,給長安貴族供貨還不夠呢,所以給多少銀子都不賣,優先保障皇室貴族,如此謠言自破。少主高見啊!”
“少來,跟我進城!”鄧晨果斷道。鄧姹乖乖地看著他們離開,因為鄧晨沒說帶著她,應該是不方便女孩子參與。
鄧晨帶著鄧沙來到了新野縣城東門的晨曦閣,這是他們售賣玻璃鏡的雜貨鋪。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們大吃一驚。店鋪門前冷冷清清,門可羅雀,與往昔排大長隊的熱鬧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鄧晨和鄧沙走進店鋪,只見店內的貨物擺放得整整齊齊,但卻沒有人來購買。他們聽到街上的行人紛紛議論著關于玻璃鏡的謠言。
“聽說新林觀的道長說了,這玻璃鏡乃是妖邪之物,會吸人魂魄,不出一個月就會把人變成癡傻。”一個路人搖著頭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