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兵們扛出二十壇貼著\"貢酒\"封條的陶甕時,老司倉突然跪地痛哭——這些是去年李育強征的\"勞軍酒\",實則是摻了蒙汗藥的馬尿。
李育的行轅突然亂作一團。
\"報——竇融的府兵往水井里投毒!\"
\"報——糧倉起火了!\"
\"報——西城門守軍嘩變!\"
李育的胖臉漲成豬肝色,腰帶不知何時已經崩斷,白花花的肚皮露在外面直顫:\"反了!都反了!\"他突然揪住報信兵的衣領,\"去!把地牢里那些竇氏族人的耳朵都割下來,給竇融送去!\"
幕僚們終于忍無可忍。那個被砸傷腳的參軍突然拔劍:\"大人!您這是要逼竇融拼命啊!\"
\"鏘\"的一聲,李育的佩劍出鞘三寸又卡住了——太久沒用,劍鞘都生了銹。他氣得把劍連鞘砸向參軍:\"滾!都滾!老子有三千精兵...\"
話音未落,城外突然響起震天動地的戰鼓聲。李育一個趔趄坐倒在地,壓碎了兩只青瓷花瓶。
竇融的三百死士如同水銀瀉地般滲入城中。他們化裝成賣柴的、送菜的,甚至還有幾個扮作哭喪的——棺材里藏滿了兵刃。那個獨臂老兵就躺在棺材里,用牙咬著火折子。
當第一支火箭射入李育的親兵營時,竇融親自撞響了衙門口的登聞鼓。鼓聲震得屋檐上的麻雀撲棱棱亂飛,也震醒了被囚的竇氏族人。他們砸碎陶碗當武器,從內部接應攻城部隊。
李育聽到喊殺聲時,正躲在床底下數金錠。突然\"轟\"的一聲,房門被撞開,他肥胖的身軀卡在床架間進退不得,活像只被翻過面的烏龜。
竇融踏進行轅時,李育剛被親兵從床底拖出來。這個昔日的\"大司馬\"冠冕歪斜,褲襠濕了一大片,懷里還死死抱著個鎏金馬桶。
\"竇...竇兄...\"李育的金牙在打顫,\"我有錢!洛陽三處宅院,邯鄲五間鋪面...都...都給你!\"
竇融慢慢蹲下身,從袖中取出那只虎頭鞋,輕輕放在鎏金馬桶上:\"李大人,您看這鞋...合腳嗎?\"
院外,被解救的竇氏族人正幫著撲滅糧倉大火。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也照亮了竇融腰間新別的劉秀軍令牌——那上面\"鋤強扶弱\"四個字,正在火光中熠熠生輝。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巨鹿城時,李育被捆成粽子扔在馬背上。竇融的傷口還在滲血,卻執意親自押送。
\"大人...\"親兵捧著那只小鞋欲言又止。
竇融輕輕接過,別在腰間:\"走吧,讓劉將軍...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馬蹄聲遠去,井臺邊的血跡漸漸干涸,凝成暗紅色的花。
劉秀沉默良久,突然解下自己的披風裹在竇融身上:\"傳令——李育明日凌遲。\"頓了頓又道,\"竇太守升任冀州刺史,負責撫恤戰亂百姓。\"
鄧禹小聲提醒:\"主公,這不合朝廷...\"
\"去他娘的朝廷!\"劉秀突然爆了粗口,把眾將嚇了一跳。他深吸一口氣平復情緒:\"繳獲箱里的財物,半數用于安置流民。\"
吳漢突然發現,自己那金鐲子不知何時又回到了箱子里,
帳外,謝躬的部下又在搶掠百姓,嬉笑聲隱約可聞。劉秀望著西南角的火光,輕聲對鄧禹道:\"記下來——等收拾完王郎殘部,下一個就是...\"
鄧禹的筆尖在竹簡上狠狠一頓,墨跡暈染成鋒利的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