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禹和劉秀在劉秀書房喝茶,兩人談論起來當下形勢。
劉秀的書房里,一盞油燈搖曳著昏黃的光。鄧禹皺著眉頭抿了一口茶,頓時五官皺成一團:\"這茶...莫不是從謝躬茅房里撈出來的?\"
\"特意托人從長安帶來的貢茶,\"劉秀晃著茶杯輕笑,\"和謝尚書每日喝的一模一樣。\"
鄧禹突然正色:\"文叔,你可知道這茶為何如此難喝?\"不等回答便自問自答:\"因為長安那位,根本不懂茶道。\"
鄧禹從袖中取出一卷斑駁的羊皮地圖,在案幾上鋪開。地圖上密密麻麻標注著各方勢力:北有銅馬、南有青犢、東有赤眉殘部,西邊還有尤來軍虎視眈眈。
\"王郎雖滅,河北仍是群狼環伺。\"鄧禹的手指在地圖上畫了個圈,\"更可怕的是...\"他突然指向宛城方向,\"這位'放牛天子'。\"
劉秀凝視著地圖上代表更始政權的那頭青牛標記:\"劉玄派謝躬來,是要給我套上牛鼻環啊。\"
鄧禹掏出一把黑豆白豆,在桌上排兵布陣:\"黑豆是敵,白豆是我。\"
-他先擺下五顆黑豆:\"銅馬軍二十萬,據守漳水。\"
-又放三顆黑豆:\"青犢軍十萬,盤踞巨鹿。\"
-最后放下一顆紅豆:\"這顆,就是謝躬。\"
劉秀突然拿起茶壺,往紅豆上澆了一注:\"先泡軟它。\"
鄧禹的小本本上畫著三幅簡筆畫:
1.第一幅是個糖葫蘆:\"糖衣炮彈——讓謝躬覺得我們服軟。\"
2.第二幅是口鍋底抽柴:\"釜底抽薪——挖走他的得力干將。\"
3.第三幅...畫得十分抽象。
\"這茅坑是何意?\"劉秀湊近細看。
\"謝躬現在占著邯鄲城防要職,\"鄧禹壞笑,\"我們讓他'主動'讓出來。\"
窗外傳來更夫的梆子聲,已是三更。鄧禹突然壓低聲音:\"文叔,你可知為何高祖能成事?\"
劉秀搖頭。
\"因為他明白,\"鄧禹蘸著茶水在桌上寫了個\"民\"字,\"得把這個字刻在心里。\"又寫了個\"忍\"字,\"還得把這個字嚼碎了咽下去。\"
劉秀凝視著漸漸干涸的水痕:\"所以我們要...\"
\"先裝孫子,\"鄧禹接話,\"再當爺爺。\"
東方泛起魚肚白時,劉秀突然拍案:\"就這么辦!先哄謝躬,再挖馬武,最后...\"他做了個掀桌的手勢。
鄧禹笑著收起豆子:\"文叔,記住——\"他指了指桌上那杯冷茶,\"再難喝的茶,慢慢品,總能嘗出滋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