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息之后——
“咔!”齒輪卡死,羊毛卷成死面饅頭。
老趙頭急得用拐杖捅,越捅越緊,只聽“嘣”一聲,紡車像吐面條似的,“嘩啦啦”噴出麻花狀毛繩,把旁邊兩個小學徒捆成連體粽。
守舊派觀眾集體鼓掌:“好!捆得結實!一看就耐用!”
孔新捋胡子點評:“繩藝精湛,古意盎然!”
話沒說完,麻花繩“啪”地斷裂,倆學徒原地滾作滾地葫蘆,一頭撞翻孔新銅鑼,“咣當”一聲鑼面凹成月牙。
孔新:“……”
王鐵柱叼著竹簽,腳蹬牛皮靴,“啪”地合上機括。
銅齒輪咬合,鏈條嘩啦啦,整臺機器發出低沉轟鳴,竟冒出一縷白煙。
維新派觀眾尖叫:“來了來了!鐵獸蘇醒了!”
王鐵柱一腳踩下踏板——
“嗚——”
機器像脫韁野驢,直接躥出去!
路線如下:
-先犁翻老趙頭的紡車,木屑四濺;
-再碾過孔新的太師椅,椅背當場“腰斬”;
-最后沖破圍欄,“噗通”栽進隔壁雞窩。
雞群:咯咯噠——集體升天!
雞毛、羊毛、塵土、機油,混成一場五彩暴雪。
王鐵柱掛在樹上,腳還踩著踏板,風火輪空轉如直升機螺旋槳,吹得孔新胡子倒豎,像炸毛蒲公英。
觀眾瞬間分陣營:
-守舊派:“看吧!機器吃人!”
-維新派:“那是雞窩擋了工業革命的道!”
孔新顫巍巍敲破鑼:“雞犬不寧!名副其實!”
塵埃落定,滿地狼藉。
鄧晨蹲下身,從風火輪殘骸里揪出一角布料。
輕輕一抖——
“唰!”
一匹銀灰色的羊毛呢展開,薄得透光,軟得似水,陽光一照,竟泛出月華般的冷芒。
全場瞬間靜音。
孔新僵在原地,胡子抖得跟篩糠:“這……這是妖術?還是天工?”
鄧晨把呢子往空中一拋,布料悠悠飄落,蓋在孔新頭上。
孔新下意識抓住——指尖傳來柔軟、溫暖、不可思議的細膩。
他想說“奇技淫巧”,可喉嚨只發出“咯咯”兩聲。
老趙頭不知何時爬過來,摸著呢子,老淚縱橫:“我紡了一輩子粗線,竟不知羊毛能成紗、紗能成緞……”
王鐵柱吊在樹上,高聲補刀:“郡丞!這是‘工業魔法’!您要是穿它去講學,匈奴人得以為您羽化成仙!”
圍觀群眾里,一個稚童突然喊:“爺爺,我想要孔爺爺那樣的‘仙袍’!”
孔新猛地把呢子往懷里一塞,臉紅到耳根:“誰……誰說老夫要穿?老夫只是……只是替先圣保管!”
當晚,孔新書房燈火通明。
桌上攤著那塊呢子,旁邊是卷邊的《周禮·考工記》。
他拿放大鏡一寸寸照,呢面經緯分明,竟找不出一根粗節。
老管家端茶進來,小聲嘀咕:“老爺,王鐵柱說,只要換上更細的齒輪,還能再薄三成。”
孔新沉默片刻,忽然問:“……他收學徒么?”
老管家笑出褶子:“收!不過得先學‘九九乘法表’,說是齒輪配比要用。”
孔新低頭看看自己磨平的《九章算術》,手指無意識地摩挲呢子邊緣。
窗外,那臺被摔斷軸的風火輪已被婦孺圍著,孩子們爭著踩踏板聽“咔噠咔噠”的齒輪聲,笑聲蓋過了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