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將軍忠勇可嘉,親奉麥餅,箭桿光滑,敝朝天子念茲在茲,特贈空箱二十,以表寸心!”
城上守兵面面相覷:空箱?寸心?這哪是送禮,分明送綠帽子!
當夜,更始帝尚書臺加急公文飛到華陰:段威接旨——“據查汝私通赤眉,著即檻車送長安,聽后發落!”
段威捧著詔書,手抖成篩糠,百口莫辯,當場拔劍長嘆:“我送麥餅是施舍,不是通敵啊!”
話音未落,副將“好意”提醒:“將軍,麥餅是您親手遞的,餅上還有您的牙印,這算鐵證。”
段威眼前一黑,牙印也能當罪狀?那老子啃過的鍋盔不得謀反九族?
次日凌晨,華陰西門悄悄吊下一籃,籃里綁著兩個人——段威的親弟弟段儉,外加一封血書:“哥,你快逃吧,長安來使已在路上,說要割你舌頭喂狗!”
段威走投無路,只好開城投降。赤眉軍兵不血刃拿下華陰,樊崇一高興,把段儉封為“開路都督”,順手把段威塞進囚車,親自押到劉盆子面前。
“陛下,仇人到了,您發個落!”
劉盆子正拿根草莖剔牙——連續三天野菜糊糊,牙齦泛綠。
他抬頭,只見段威披頭散發,嘴里塞著麻核,嗚嗚直叫。
劉盆子心軟,小聲道:“將軍,朕……朕還欠你半塊麥餅,要不折算工錢,放他走吧?”
樊崇瞪眼:“陛下,您這是資敵!”
徐宣卻捋著幾根稀疏的胡子陰笑:“放,當然放,不過得讓他‘帶薪’回去——把華陰府庫搬空,再貼告示,說段將軍獻城有功,賜赤眉軍副帥金印一顆。”
段威聽完,當場昏厥:這哪是放生,分明是把我往更始帝的刀尖上推。
五月十五,赤眉軍駐渭南,離長安二百里。
劉盆子升格為“移動招牌”,每天卯時準時騎牛出帳,繞營三圈,名曰“御駕鼓舞士氣”。
老黃牛最近伙食太好,糞量驚人,所過之處“黃金萬兩”,士兵們紛紛踩“牛屎運”,笑稱“陛下賜福,一步一個腳印”。
午時,御膳房開張——所謂御膳房,就是三口破鍋,一口煮水,一口煮菜,一口專門給天子
今日菜單:野菜韭菜雙拼羹。
劉盆子捧著缺了口的金碗(實為銅盆),愁眉苦臉:“眾愛卿,朕近日口臭,可否換些清淡?”
負責炊事的“御膳總管”張大錘——原先是殺豬的——當即跪奏:“陛下,韭菜壯陽,口臭正是龍氣外放,利于遠程熏敵!”
眾將齊聲附和:“請陛下以口臭為武器,早日克定長安!”
劉盆子無奈,只好對著熱湯深吸一口,結果嗆得直咳,鼻涕泡“啪”一聲炸進鍋里。
張大錘眼疾手快,拿勺一攪:“御涕入羹,鮮味加倍!”
旁邊書記官趕緊提筆:“五月十五,帝與諸將共嘗‘龍涕羹’,士氣大振。”
與此同時,徐宣的“謠言司”再出新招。
他們連夜縫制三百頂綠頭巾,上書“更始親賜”,并在內側繡一行小字——“凡戴此帽者,皆段威同黨”。
綠帽連夜分送長安守軍親戚家,街頭巷尾流行起童謠:“綠油油,帽兒厚,段威哥哥帶我走!”
更始帝聞訊大怒,下令凡戴綠帽者一律剃光頭,流放嶺南。
命令一出,長安百姓爭相購買綠帽當“護身符”——畢竟剃光頭總比砍頭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