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芳腿軟,被扶出帳外,夜風一吹,后背濕透。
分而制之,恩威并施,馮異三言兩語,把降將安排得明明白白。
夜深,鄧禹巡營。
雪又悄悄落下,他踩著“咯吱”響的雪地,看降兵排隊領粥,有人捧著熱粥,哭得像孩子;也有人遠遠盯著韓虎、梁侯,目露兇光。
鄧禹忽然明白:戰場之外,還有人心這片更大的戰場。他摸一摸頭頂尚未消腫的包,輕聲自語:
“先為不可勝,再為可勝……我離‘不可勝’,還差得遠。”
抬頭望,雪原盡頭,馮異的大纛獵獵作響,像一盞燈,指引他下一程。
三日后,快馬入關中。
劉秀手詔至:
“聞卿焚賊糧,降其眾,關中略平,朕甚慰。
鄧禹年少,使卿翼護,朕所托得人。
今赤眉既散,可相機西取長安,但緩進勿急,待其自亂。
另:日食之事,已命太史祭天,仲華毋再縱驢。”
鄧禹讀到最后一句,耳根通紅,恨不得找地縫。馮異卻笑:“陛下知道你縱驢?看來洛陽已傳唱‘驢叫退日’,仲華,你要名留青史了。”
鄧禹捂臉:“留也得留‘勝’史,不是‘驢’史!”
雪后初晴,關中大地銀裝素裹,陽光照在降卒的刀槍堆上,折射出萬點寒星。
馮異傳令:明日拔營,兵分三路——
王霸北鎮渭橋,看住盧芳;
韓虎、梁侯各率本部為先鋒,打“漢”旗,直趨長安;
自與鄧禹統中軍繼進,卻緩行五日,以觀其變。
鄧禹得令,回帳收拾兵書,忽聽帳外小樊與人嬉笑:
“哎,聽說沒?咱將軍靠驢叫退日,下次天狗來了,先找他!”
鄧禹掀簾怒喝:“再笑,讓你去喂驢!”
小樊吐舌就跑。雪地上,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腳印,像給少年將軍的成長之路,做下一排嘲笑又鼓勵的省略號。
十月將盡,關中初雪。馮異大軍才到霸城,就聽前方鼓聲偃息——原來皇城早已換了煙火。
探馬喘成一串風箱:“報!更始帝已遇弒!赤眉擁劉盆子居未央宮,長安城頭遍插赤幟!”
鄧禹兜鍪一歪,差點栽下馬:敢情自己磨磨蹭蹭趕來,人家連“慶功宴”都吃罷了。馮異卻面色不動,只抬手令大軍列陣,暫緩前行——赤眉新得京師,鋒芒正盛,此刻撞上去,恰是幫對方“熱鍋添油”。
漢軍扎營畢,馮異攜鄧禹及數十輕騎,潛登龍首原俯瞰。雪幕之下,長安像一口剛揭開蓋的巨鍋,熱氣與血腥并騰:
1.未央宮赤眉兵把銅人當靶,射得金屑紛飛;劉盆子被鎖于龍床,哭哭啼啼要回家放牛。
2.東市口更始帝劉玄的首級懸于旗桿,雪覆一層,像蘸了糖霜的饅頭;百姓遠遠唾罵,不敢近前。
3.清明門樊崇縱酒,令軍士搬空府庫,絹帛當雪披,銅錢蹴鞠踢,笑罵聲三里外可聞。
鄧禹看得血脈賁張,拔劍欲沖:“馮兄,給我三千,我踹開清明門,剁了樊崇!”
馮異按住他:“鍋已掀,粥還滾,伸手就燙。先讓火自己降。”
回營后,馮異當眾頒布“三不”軍令:
——不挑戰、不搶功、不進城。